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便宜的地方不卫生,环境好的地方又太贵”,当中午回不了家的上班族们在为午餐发愁的时候,红星路二段一写字楼的陈小姐却和她的四位朋友在附近居民院江婆婆家定下了“5人小饭桌”,“小饭桌”不但让她们吃得开心而且吃得“有营养”,还让她们体会到了回家的感觉。目前,这种新兴的、类似于“搭伙”性质的“小饭桌”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特别是工商局及卫生执法等部门的关注。
花费少的“小饭桌”
昨日中午,记者同陈小姐来到江婆婆家。刚进家门,就闻到一阵诱人的香味从厨房飘出。江婆婆家是两室两厅,记者看到,紧挨着厨房的的小饭厅宽敞明亮,空调电风扇一应俱全。饭厅的小饭桌上已经摆上了五样色香味俱佳的菜品:番茄炒蛋、韭菜炒肉、炝莲白、炒四季豆以及绿豆炖猪蹄。厨房里,55岁的江婆婆正忙得热火朝天。
陈小姐告诉记者,每天中午12点她和同事就会准时到江婆婆家吃饭。“如果哪天不来吃饭,只须给江婆婆说一声,扣除当天的5元餐费就可以了。”陈小姐笑着告诉记者,她们还可以提前将想吃的饭菜告诉江婆婆,以便她做准备。“按照一个人一个菜的标准,我们五个人每天都能吃上五菜一汤的午餐。”陈小姐说,她每月只需付100元钱的伙食费外加80元的劳务费就可以吃到可口的午餐。
“小饭桌”解午饭之忧
“和江婆婆的相识,可真算有缘!”陈小姐告诉记者,每天中午她和几位同事都会为午饭犯愁,“食堂打的饭菜千篇一律,吃得都没感觉了。外面餐馆里的饭菜,好吃的又贵,便宜的环境又差。”思来想去,陈小姐想到了“搭伙吃饭”的办法。打定主意后,陈小姐等人便开始四处打探可以吃饭的环境和做饭的家庭。一次她和朋友到公司附近的水果摊买水果时,无意中向老板娘提起了此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旁买水果的曾小姐当即就表示自己的母亲刚刚退休在家,厨艺十分出众。通过曾小姐的牵线,热心的江婆婆最后接下了这笔“业务”。“反正我也退休了,为这些年轻人做点饭也不麻烦!”热心的江婆婆笑呵呵地说。
“同事们得知我们的小饭桌后,羡慕得不得了,嚷嚷着也要加入!到现在共有5个人搭伙,小饭桌已处于满员状态!”陈小姐愉快地说道。现在,每到中午,陈小姐和她同事都充满了期盼,不仅因为小饭桌的美味佳肴在等着她们,还有一箩筐的家常话要等着聊呢!
白领普遍认为“吃午饭是完成任务”
在接受调查的75名上班族中,有60%的人表示午饭是“和同事打平伙”,有40%的人表示“在街边随便解决”;100%的人表示“不想知道午饭的制作过程”,因为“看了后哪个还吃得下去”,反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在春熙路闹市区上班的周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家离公司很远,所以每天中午,她都会和六七个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的小餐馆叫外卖。“一般都是六菜一汤,每个人平摊下来也就是4元钱左右。”周小姐称,她从来不愿去叫外卖的小餐馆吃饭,“眼不见为净”,因为“怕看了做饭环境恶心得吃不下”。
在商业街附近某公司上班的王小姐对记者表示,因为公司楼下就有一家火锅店,所以中午要么和同事一起去吃火锅,要么就在附近的饺子店吃饺子,“虽然我也晓得午饭该吃营养些,但附近的馆子看到干净的饭又贵得很,便宜点儿的卫生又差得恼火。反正我们好多同事都把吃午饭当成完成任务。”
街边小餐馆环境硬是恼火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商务楼林立的华兴正街上看到,熙熙攘攘穿着讲究的年轻男女纷纷走进了街头的几家小饭馆,其中有一家餐馆的桌子还是设在两幢房子的过道之间。由于正是就餐的高峰期,所有的餐馆都变得十分拥挤。记者实地考察发现,这几家餐馆的卫生环境实在不敢恭维,不少桌子上留有油渍的痕迹,地上到处是食客留下的没来得及清扫的餐巾纸,随处可见苍蝇在食客留下的残羹剩饭中“揩油”。而餐馆厨房的卫生环境也令人担忧,凌乱不堪、满是污水的地上放了若干口装着各类烧菜的大锅,各种蔬菜、熟食毫无头绪地摆在案板上。几个师傅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不停地穿梭。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地方基本上没有消毒碗柜,即使有,也仅限于摆设。
虽然就餐环境不是太卫生,但这似乎并不影响食客们的食欲。挥汗如雨就餐的几位白领食客告诉记者,“除了这个地方,我们没地吃啊!习惯了。”
餐馆数量无法满足近万市民就餐
记者随后对本市最繁华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总府路以北的华兴正街和福兴街进行了调查。据春熙路街道办事处经济科资料显示,仅王府井大厦登记的大大小小的公司就有112家,福兴街也聚集了一些写字楼,另外还有一些无法统计的零星写字楼。而记者对附近的餐馆调查发现,除了总府路有韩包子等几家中型餐馆外,华兴正街上只有不到10家的小餐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周围上百家写字楼员工的午餐需求。记者从华兴街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华兴街社区商家店铺有272家,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共有25个,社区总共有居民8963人,外来人口877人。这些人也常常聚集到华兴正街、总府路地段的餐馆就餐。“吃午饭难,午饭难吃”更加不可避免。
市工商局注册监督管理分局副局长吕治军如果“小饭桌”的经营户能办到卫生许可证,我们就可以发给他们工商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小饭桌”开设在居住区、类似于餐馆形式,为了不影响周围人群,必须控制人数,坚决不能超过5人。同时,社区也应对就餐人数及其身份进行登记和管理,保障小区内治安。如果“小饭桌”的经营者有“再就业优惠证”,可以享受免费办理工商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政策。不过,“小饭桌”应是一种新事物,目前我们还未正式办理过类似的登记。
市税务局相关人士在办理了工商登记证、工商营业执照的前提下,“小饭桌”的经营者可以到所属辖区的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如果经营者持有“再就业优惠证”,还可向税务登记证办理机关提交免费申请。
市卫生执法监督所食品科科长侯为道按照有关规定,如果在家里开设经营性的小饭桌,必须取得卫生执法监督所颁布的卫生许可证才能营业,否则就是非法经营。但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前提必须是有一个规模下限的经营场所,而家庭“小饭桌”不可能办得到,因此,它是无法取得卫生许可证的。
春熙路街道办事处经济科佐先生在社区下岗工人家里开设“小饭桌”,必须取得相关的证件,如卫生许可证以及其它工商营业执照,以及从事经营“小饭桌”的个人健康证等。但“小饭桌”只针对5个人或者5个人以下,利润不高,要合法化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如此费力,下岗工是否愿意?但是乐观地估计,开设小饭桌肯定有市场,除了中午回不了家的上班族有这方面的需要外,春熙路商圈周边还有54位下岗失业人员等待就业。本报记者薛玲官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