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梦园写来一封信
“叔叔阿姨,我要读书。”前些天,10岁女孩李梦园给“温暖速配”写来一封信:
“我叫李梦园,今年10岁,在萧山高桥小学305班读书,我家在萧山城厢镇,我全家五口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了。
“妈妈身体也有好多病,妈妈身体好的时候出去打工,家里全靠爸爸一个人。我爸爸叫李国祥,几年前爸爸下岗了,不幸的是,爸爸生病了,妈妈带爸爸去看病,看了好长好长的时候,看病的钱是妈妈东借西借借来的。
“村里的伯伯阿姨看见我们没钱看病,也拿钱来帮助我们,现在爸爸还在杭州医院里。听妈妈说,爸爸的肾换得不好,妈妈还说,开学也没钱给我去读书了。
“叔叔阿姨,我想爸爸赶快好,我要读书,我不要离开学校。”
小梦园的信写得工工整整,没一个错别字,很难得。我们很快联系上梦园爸爸,他2003年5月查出尿毒症,已躺在病床上一年零四个月了,梦园妈还在厂里打工,每个月几百元收入。
梦园很喜欢读书,妈妈说下学期不去读书了,她悄悄落了眼泪。
我们给梦园联系了义乌的张先生。张先生曾打电话给“温暖速配”,说想资助几个贫困孩子,“懂事一点,学习用功一点就行,我能提供他们学费和生活费。”
经联系确认,张先生将资助李梦园小学五年的所有学费。
科宝·博洛尼公司牵手樊玲玲
俞连凤家住临平运河镇兴旺街,隔壁有个可爱的9岁小女孩,叫张劲松,她父亲今年上半年患病过世,家里就靠妈妈一个人,家里蛮困难。
小劲松在运河镇育蕾小学读书,第一学期,她考了班上第二名,俞连凤对她说,下学期要是你能考第一名,我就给你买玩具,这学期,小劲松真的考了第一名。
资助小劲松的是陈雅红女士,陈女士是天津一家医药公司驻杭州办事处职员,她决定,资助张劲松二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学费。
郑女士是杭州科宝·博洛尼整体厨房有限公司总经理。昨天,她托人送来2000元钱,她的资助对象是樊玲玲。樊玲玲是萧山衙前中学学生,15岁,下半年读初三,成绩很好,保持在年级前五名。玲玲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一直靠妈妈在厂里做事,一个月挣几百块钱养家。
昨天下午,樊玲玲的班主任黄老师陪着玲玲来到快报。黄老师说,孩子很懂事,每个暑假都想着自己挣点学费,今年暑假就在一家小卖部里帮忙。
学校也想办法为她申请了各种补助,可数量也不多,一下拿到两千块,玲玲和妈妈都可以轻松一点了。
张磊高高兴兴报了到
8月30日,“温暖速配”介绍了十位贫困大学生情况,当天就有七位学生得到资助,现在,其他三位同学也分别得到资助。
松阳县新处乡小岭头村的王晓琴,考上丽水学院。家里主要生活来源就是靠爸妈务农,今年旱灾收入又少。资助她的是海盐一位陶先生。
张磊是磐安县尚湖镇外山塘村人,今年考上天津工业大学,爸爸身体不好,只能干干农活,打打零工。家里仅有两间茅草房,前几天还被台风掀翻了。
经联系,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给张磊支付了三千多元学费,还准备给他寄些衣物。一个暑假都愁眉不展的张磊已经高高兴兴到了天津,报了到。
张芝灵是临安太湖源镇黄岗村人,今年考上浙江工商大学,妈妈生病后没了劳动能力,爸爸只能干点农活。
嘉兴范娟花女士资助了张灵芝。范女士在嘉兴开店,四年前就资助了两名小学生,今年又决定资助一名大学生。
这两天还有几位同学得到资助。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结对考上浙师大的何亮亮,何亮亮是富阳市常安镇后亩山村人。父母务农,爸爸眼睛还有毛病。
来自衢州农村的汪惠,被浙江大学录取,家里种甘蔗,扣除成本,一年收入一千多元。在外打零工的爸爸今年又不幸骨折。杭州俞先生资助了汪惠。
桐庐下洋洲人童富强今年考取浙工大,他爸爸早已过世,妈妈身体不好,平时卖卖菜养家。宁波张先生资助了童富强。
“温暖速配”正在进行中。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想资助贫困生的好心人,都可以拨打85100000报名。
(记者厉於敏 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