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330名人质不幸遇难,全世界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人类史上的一场灾难,这是恐怖分子犯下的又一滔天罪行,他们必遭天谴!
在俄罗斯最近的几次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国总统布什的态度非常醒目,他旗帜鲜明地站在俄罗斯一边。这种做法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很正常的,但对布什而言却显得不太寻常,因为,这和他过去对待俄罗斯反恐的态度,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布什的态度意味着什么?发生在俄罗斯的恐怖袭击事件和布什的总统运有什么联系?美国:双重反恐标准制肘俄
布什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谁也不会比俄罗斯人体会得更加深刻。
车臣问题是俄罗斯近10多年来最棘手的问题之一。80年代末,车臣民族主义分子提出分离的要求,俄当局断然拒绝,1994年12月爆发了车臣战争。从1999年8月开始,车臣恐怖分子开始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一些城市制造严重的恐怖事件,同年10月1日,俄罗斯宣布围剿车臣恐怖分子,而恐怖分子又实施新的恐怖计划。从此,俄罗斯在恐怖袭击中丧失了往日的安宁。
车臣分裂分子利用爆炸、绑架人质等骇人听闻的手段,滥杀无辜,毫无疑问是恐怖行为。无论是根据美国学者本杰明的理论———恐怖主义是蓄意的、有组织的暗杀,用以威胁和残害无辜者,使其感到恐惧,以此来达到政治目的,还是根据兰德公司学者詹金斯的定义———恐怖分子就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的个人或团体,车臣分裂分子的种种骇人听闻之举,都应该视为恐怖行为。
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实施双重标准,大大影响了俄罗斯的反恐进程。美国不仅不认为车臣分裂分子是恐怖分子,甚至暗地里支持他们。比如,2001年3月,俄罗斯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但在当月26日,美国独联体国家事务特别顾问约翰·贝尔勒,在华盛顿和俄罗斯车臣反政府武装特使阿赫马多夫进行了3个小时的会谈,这让俄罗斯大为不满。同年5月18日,俄罗斯安全局FSB,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向车臣叛军提供食物和药品。
由于在经济上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俄罗斯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当2001年美国计划攻打阿富汗时,普京立即对美国表态支持,他希望以此换得美国对其反恐的支持。2001年10月8日,普京表示支持美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认为“9·11”恐怖袭击只会使世界各国更加团结地共同对付恐怖主义。同时,普京认为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是世界反恐怖战争的一部分,和布什政府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在性质上完全一致。
当时,布什有求于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作出了些让步,但都不是实质性让步,当美国在阿富汗取胜后,布什迅速变脸,对于俄军打击车臣恐怖分子行动表达不满,并借车臣问题向俄罗斯施压。2003年10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批评美国支持车臣独立,称只要美国还把车臣流亡武装反叛分子看作是“自由战士”,双方将很难就反恐问题达成一致。布什:与俄人民站在一起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恐怖袭击事件接连发生,而此时,布什正在为他的总统大选做准备。两个时间段的巧合,使得布什的态度发生了最快速的改变。
9月1日,车臣武装恐怖分子占领了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参加开学典礼的约1200名师生和家长扣作人质。当日,美国白宫女发言人巴肯说,布什总统当天打电话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这起劫持人质事件,并表示美国愿意在反恐领域向俄罗斯提供帮助。美国总统布什的表态不能说不及时。
9月3日,俄罗斯军队与恐怖分子发生了交火,330名人质不幸遇难。这种情况如果放在过去,美国肯定要俄罗斯对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给个“说法”。比如,在2002年10月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剧院人质事件中,118个人质不幸遇难,美国官员当即批评俄罗斯营救人质的方式不当,让俄罗斯好不被动。
但这次,布什没有任何批评。9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威斯康星州举行的竞选集会上,强烈谴责俄罗斯武装分子杀害人质的暴行,并对遇难者表示哀悼。他说:“这起事件让我们再次记起,恐怖分子会对文明社会构成怎样的可怕威胁……我们为无辜惨死的生命哀悼,我们与俄罗斯人民站在一起,我们为这起可怕的事件向他们致以我们的祈祷。”美国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也说:“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剥夺无辜的生命。这起残暴的恐怖主义行为应该遭到唾弃。恐怖分子应该为造成这么多人惨死负责。美国与俄罗斯将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斗争中肩并肩。”
9月4日,布什再次就俄人质事件表态。布什4日在俄亥俄州一所高中学校发表竞选演说时称,俄罗斯人质危机将成为世人对恐怖主义行径“最惨痛的回忆”。他同时表示,美国将继续推行全球反恐战略,绝不向恐怖分子屈服。布什强调说:“我们看到了俄罗斯恐怖分子的本性。这正是必须强硬地、持久地打击恐怖主义的原因所在。我们必须将恐怖分子正法。”立场:因总统大选而改变
没有外来的什么刺激,布什的立场何以转变得如此之快?这一切,固然跟布什一贯的反恐立场有关,更重要的,则是美国的总统大选。与克里相比,布什除了在安全方面占据领先优势,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克里强到哪里去。而安全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可以说是“安全第一”。因此,布什一再强调恐怖主义的威胁,强调恐怖分子的血腥和残忍,让美国人明白,只有他这个强硬的铁腕总统,才能给美国带来真正的安全,而这一点,恰恰是优柔寡断的克里所欠缺的。
布什非常清楚自己的劣势,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8月29日,纽约市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游行。数十万名示威者要求美国从伊拉克撤回军队,他们打出了“不要布什”、“不要布什的政策”的标语,希拉里当天强调,布什连任“将是一场灾难”。这种反对之声,显然提醒了布什: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出安全牌,赢得民心!
最近在俄罗斯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等于是在帮助布什向国人强调反恐的重要性,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布什是俄罗斯恐怖事件的获益者。
当然,认识到这一点的并不只是布什,克里在俄人质事件发生后,也深感“惊愕与愤怒”。他同时强调说:“美国将与俄罗斯共同反对恐怖主义,并对无辜死难者表示哀悼。”克里在安全方面的主张和他对俄人质事件的表态,都没有布什来得坚决和富有人情味。毕竟,反恐是布什的强项。当初布什不明不白地登上总统宝座,正是反恐给他带来了声望,使其支持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可以想像的是,接下来,布什还会不断在安全问题上大做文章。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至今,美国本土很少有什么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这大大减弱了布什在安全方面的影响力,而最近发生在俄罗斯的系列袭击案件,重新给布什提供了一个宣传反恐重要性的舞台。他必然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大谈其反恐理论,这既可以转移民众对伊拉克战争“情报门”事件以及驻伊美军虐俘丑闻事件的注意力,又可以借俄罗斯的恐怖袭击事件,把反恐问题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赢得民众的支持。美国《时代》周刊9月3日公布的最新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现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已领先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11个百分点。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布什目前放弃他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只是暂时的,一旦连任,他仍将以双重标准对俄进行制肘,道理很简单,那样做“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