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奥运会的圣火在爱琴海边徐徐的微风中熄灭了。中国奥运代表团出人意料地以32枚金牌的优异成绩排在了金牌榜的第二位。
然而,正如我们要看到金牌虽然拿了许多,但在奖牌总数上我们与美俄之间的巨大差距一样,我们还必须看到,赢得金牌、赢得荣誉,并不是体育事业的全部。
袁伟民说,中国代表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竞技体育”的突破,这一突破得益中国的“举国体制”。他的这番话是客观的,既实事求是地说出了中国体育运动成绩、特别是奥运比赛成绩飞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非常坦率地表明了“竞技体育”方面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体育事业的工作已经十全十美了。
竞技体育指的是具有竞赛特点和较高技术要求的体育运动。竞技体育通常与各种各样的运动会、锦标赛,以及带有商业色彩的大奖赛联系在一起。
为了争夺竞技赛场上的荣誉,各国的运动员、体育组织、大企业、政
府相关部门无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全力竞争。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到发明新的比赛装备,从搞“体育移民”,到研制“禁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方面,中国的“举国体制”有着特殊的优势。我们有专职的体育管理机构和官员,国家每年投入数以千万计的经费,从基层体校到国家队,构成了培养专门人才的金字塔形组织。
但是,正如袁伟民所言,“竞技体育大国”,不同于“体育大国”。“竞技体育大国”是可以用金牌、奖牌来衡量的,而“体育大国”比的是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该国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人均拥有量,该国国民的总体健康状况。无庸讳言,在这几个指标方面,我们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有资料表明,在欧美发达国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约占总人口的60%以上,而我国的数字不会超过30%。在本届奥运会金牌榜上排老四的澳大利亚,每个中小学都有足球场、篮球场,有些学校还有室内运动场,而在中国,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小学生的体育课也常常是沿着马路跑跑圈,更不要说广大的中小城镇和乡村了。至于说到国民的健康水准,只要看看我们在平均寿命上的差距就很能说明问题。
强调体育运动普及程度的重要性,是因为“普及”与“提高”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多向飞碟射击冠军的澳大利亚人巴罗奇是个农业保护官员,德国选手、单人双桨赛艇金牌选手斯托姆波罗斯基的职业居然是时装设计师。正是许多普通人出于热爱而参加体育运动,形成了竞技体育庞大的后备力量,使得他们的选材范围更大,涌现的人才更多。
毛主席在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百废待兴之时,就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在这位争强好胜又深谋远虑的领导者心目中,比赛场上争第一固然重要,但锻炼国民身体,从而更好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恐怕更重要。(2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