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质监端掉一造假窝点
昨日,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在官渡区小板桥镇向化村一举端掉一个制造假酱油和假醋的黑窝点,该窝点所生产的酱油、醋分别假冒“吉兴隆”和“永兴”两个牌子,而且部分产品可能已进入市场,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警惕。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院,院里堆了很多脏兮兮的各类回收瓶。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赶到向化村一栋无门牌号的出租房时,大门是锁着的,里面发出隆隆的机器声。把门弄开后,他们看到3个小工在清洗回收瓶,门口还堆了些黑米醋精和精制白米醋,天井里放置着一台灌瓶箱、一台封口收缩机和两个能装约一吨酱油的大桶,桶内装满了假酱油。制假者用自来水和食用盐、味精、香精和食用色素来勾兑酱油,用自来水、冰醋酸勾兑醋精和白醋。在被假冒的两个牌子里,酱油的厂址是一个,醋的厂址是另一个,但两个产品的包装上的电话是同一个。检查中,共查获标注为吉兴隆牌的红酱油41箱、吉兴隆牌特鲜酱油64箱、永兴牌黑米醋精29箱、永兴牌精制白米醋64箱(每箱20瓶)、外包装箱4000个、假标签50000余张和空瓶10000多个等。造假老板现仍未找到。
据举报,这个黑窝点生产假货已有半年时间,其假货已有部分进入昆明市场,而瓶身上的标签又很难辨别。执法人员由此提醒消费者购买酱油和醋时到正规商场,不要因贪图便宜而恰巧买到这类劣质品。
杨卉 曾沛云(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