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两月之中被“拒”两次
手中的美容卡还剩几百元没用完,可尹女士两个月内连续两次被拒之于美容院门外,让她颇感气愤:“这美容卡就像是一个连环套,钱只能往里加却永远提不出来,你说合理不合理?”
去年4月,上海洵丽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开张之初推出的系列优惠活动让尹女士心动。买卡消费了几次以后,尹女士曾提出不想继续消费了,可美容院表示美容行业有不成文的规定,卡里的钱只能续加不能退款。在大幅折扣的诱惑下,尹女士每次加款500元,当用到剩几十元钱时,不得不又加钱继续使用。
今年7月,尹女士因故停了一段时间后再去美容院,却发现美容院已人去楼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称原持卡会员可转至上海咏嘉美容院继续使用。然而,仅仅在一个月之后,尹女士再次遭遇了消费卡“危机”。咏嘉美容院表示,由于“洵丽”没有按时与其结算,原有的消费卡不能继续使用;消费者若要继续使用,则必须另外加钱!
聚焦:风险与优惠共存
如今,街头的美容院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美容美发店都推出了“买卡优惠”的举措。与此同时,有关消费卡的投诉也不断上升。据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统计,今年以来,本市已受理各类消费卡投诉319件,相比去年同期的210件增加了52%。其中,有关美容美发消费卡的投诉多数由美容院的突然关闭引起,这类投诉由于经营者的出逃往往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对此,市消保委提醒市民,买卡消费虽然可能获得一些优惠,但其消费的风险性加大了。目前,这种“提前消费”在美容美发、洗浴、洗染业、餐饮、培训等各行业普遍存在。对此,消费者应充分考虑提前消费可能面临的风险,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控制提前消费的金额并注意保存消费凭证。本报记者薛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