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江 宋锦辉
“帮忙记者”帮忙 双胞姐妹“圆梦”
8月初的一个星期日,笔者从双峰四中一老师那儿听到该校一对双胞胎姐妹同时考上重点大学,却交不起学费的情况,当即赶往双胞胎的家中——双峰县洪山殿镇公益村采访,姐妹叫黄江剑和黄江赛,父母都是残疾人,一家人正为一万多元的学费而愁眉不展。在采访过程中,一当地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老板,知道情况后当场捐款500元。后相继有走马街镇个体老板林仁平、基建公司经理胡若飞各捐500元。报道在《娄底日报》及《今日女报》等媒体刊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同情,人们纷纷向姐妹伸出温暖之手,当地几位个企老板为她们捐助了1000多元,然而离两人的学费还相差很远。这时《湖南广播电视报》的“帮忙记者”唐富平看到了报道,立即帮她们联系捐助人,很快联系到了衡阳的一位肖先生。肖先生听了情况后,表示愿资助其中一位完成学业,并通过笔者找到了姐妹俩。8月22日,黄江剑姐妹与肖先生在长沙见面。肖先生当场拿出10000元放到姐妹俩的手中,7000元作为妹妹的学费,余下的3000元作为姐姐学费的一部分,并表示资助妹妹到毕业。另一位冯先生也拿出4000元钱资助黄家姐妹。这样,黄家姐妹从肖先生和冯先生那儿一次获得了14000元的现金捐助。
姐妹真情“出让” “爱心”传递感人
双胞姐妹盼救助的报道在娄底的媒体刊出后,娄底媒体记者亦四处联系资助人。晚报记者谢希祥接到娄底一房地产公司的老总的电话,这位姓名都不愿透露的老总愿资助姐妹上学,谢记者与笔者立即和姐妹俩联系,这时姐妹俩已从长沙归来,请求老总把钱送给更需要资助的人。
这时,《娄底日报》胡意如记者从一位通讯员口中得知,双峰县走马街镇高楼村贫困学生朱凡求无钱上大学。立即与房地产公司那位老总联系,请求他资助这位学生。朱凡求今年考取了长江大学石油工程系,母亲是聋哑腿残农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父亲66岁月,体弱多病,家贫如洗。充满爱心的胡记者向那位老总讲述了朱凡求的情况。
8月26日,朱凡求应这位老总之邀来到了娄底,胡记者和谢记者带他与这位老总见了面,问了一些情况后,老总被朱凡求的学习精神和贫寒的家境所感动,慷慨拿出8000元钱放到朱凡求手中,鼓励他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细心的他还亲自为朱凡求预订了去学校的火车票。
“丽人”爱心不改 苦命兄弟“获救”
双峰县荷叶镇新建村罗昆、罗灿两兄弟今年同时考上大学,但他们的父亲因肺癌晚期在医院治病,体弱多病的母亲一边服侍丈夫,一边捡破烂维持生活,家里早已债台高筑,哪有钱供他们读大学。这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女老板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女老板人称“晏总”,她与丈夫创办了娄底“一帆工贸有限公司”,是个年方三十的“白领丽人”。通过《娄底广播电视报》记者罗锭远和笔者,晏总了解到了罗家兄弟和黄家姐妹的情况,决定要资助其中的一对。
8月12日,在罗记者和笔者的陪同下,晏总来到了双峰,先到黄家姐妹家,见有人表示了要资助她们的意向,便又驱车去罗氏兄弟家。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冒雨走了4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一阵亲切的交谈后,晏总将身上所带的1000多元钱放到罗灿手中,说:“这是给你做生活费的,你们兄弟的学费,我过几天再送来。”这时开车送晏总来的“肖老板”也被感动了,把身上的近1000块钱全部拿了出来。
没想到走后仅两天,晏总的公司出了“大事”。公司的一辆客车在广东出了特大交通事故,赔偿金额将达数百万。晏总还会资助这对兄弟吗?
8月26日,晏总与罗记者等再次来到荷叶镇新建村罗家,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沸腾了,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来看这个“活菩萨”,不少老人感叹,“世上真有这样的好人呀”。临走时,晏总将10000元学费交给兄弟俩的母亲,叮嘱兄弟俩好好学习。望着晏总远去的背影,兄弟俩脸上挂满了泪珠。(稿源:娄底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