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香港9月6日电(记者夏文辉)香港礼宾府喜庆的大厅里,国家奥运金牌健儿和特区官员及各界代表正在欢聚。热闹当中,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悄悄坐到一边,享受片刻的安静。
“过去3年多的确不容易,我们始终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我们走过来了。”陈忠和对记者说。
2001年4月13日,陈忠和执掌国家女排帅印。他说,从那一天起,他和女排团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一年,不少人担心我们的执教能力,对我挑选队员和训练的方式都提出置疑。第二年发生世锦赛‘让球风波’,很长时间都不能平息,去年获得世界杯冠军,可是不久赵蕊蕊受伤,不仅损伤一名关键队员,而且对我们的打法造成影响。雅典奥运会上,赵蕊蕊再次受伤,我们一路面临诸多强队,金牌目标对我们实在艰巨。”
然而,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队员力克强劲对手,终于将沉甸甸的金牌揽至胸前。拼杀异常激烈的球场上,陈忠和沉稳从容,大将风度令人钦佩。谈到当时的心态,陈忠和露出他惯常的朴实笑容。
“作为队员,她们在球场上尽力拼搏,每一个球她们都在承受最大的压力。这时候,教练要给她们的,是信心,是鼓励,是临场指导。说实在的,我心里也紧张,但是作为主教练,我不能把紧张情绪传给她们,这对比赛没什么好处。我必须用良好的心态感染她们,促使她们放开打,最高水平地发挥。”
场下的陈忠和随和自然,观众深感他在赛场上同队员们高度的协调和相互信任。陈忠和说,几年下来,他最满意的一点,是女排队伍的团结、教练同队员的默契。“压力是大家都要承受的,也需要大家一道化解。这些姑娘非常懂事,她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不怕压力。”
陈忠和笑着说,他的随和只留给训练场外,训练中他只能铁石心肠。“特别是今年,年初我就同队员们开会谈心,分析我们面临的困难,同时告诫队员,我们将迎接十分艰苦的训练。”
陈忠和说,过去几个月,队员们哭鼻子是很常见的事情。直到奥运比赛前夕,她们一直在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
“队员们都很能吃苦,有时候苦不堪言。但是经过调整,到了奥运赛场上,她们进入了最佳状态,放松激越地发挥水平。”
陈忠和常年在外训练比赛,爱人和孩子住在福州,他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同妻儿短暂相聚。谈到家人,一缕情思挂在了这位历经坎坷的腼腆汉子脸上。他说,妻子很理解他,上小学的孩子有时会不高兴,打电话的时候,故意不跟爸爸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只要干下去,就要有这样的牺牲。”(完)(责任编辑:单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