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位于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国家。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达18533公里。>>更多
文/本刊记者 刘建辉
菲律宾是一个小国,但她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更现实的,她所在的东盟为中、日、韩三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中介”,三国都可以心照不宣地通过东盟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减少彼此间的争端。
并非只有大国才值得我们关注。菲律宾无论从人口、国土面积还是经济总量上看,都不能算是一个大国,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而东盟这一“小国”的联盟则集体地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中国外交部明文指出,处理好和东盟的关系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外交政策的落脚点。
一个“小国”的来路与前程
如果不是刻意去了解菲律宾的话,中国的年轻人对菲律宾的印象多半会涵盖以下几个关键词:岛国、内乱、美军基地、菲佣。大概不会有多少人会将菲律宾与发达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周小兵告诉《经济》记者,菲律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东亚国家中发达程度仅次于日本的国家,那时候还没有“亚洲四小龙”这一说。
这一时期的菲律宾经济稳定,国富民安。50年代,菲律宾曾有过连续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一跃成为东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日本的国家。菲律宾的制造业的比重在这一时期占到国民经济的20%多,这在当时的发展中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后来用来描述中国及“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奇迹”这个词用在50年前的菲律宾身上也并不为过。
然而好景不长。60至70年代,由于政府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并有严重失误,加上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菲律宾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全面恶化,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菲律宾驻华大使盖威利(Willy C.Gaa)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认为,70年代的石油危机是菲律宾经济发展放慢的主要肇因,是导火索。
70年代后半期以来,主政菲律宾的马科斯政府通过举借外债,兴建了20多个大型工程项目,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则得不到重视和鼓励,致使国际贸易逆差扩大,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经济下滑。1984年至1986年甚至出现连续三年的负增长。当时,国家外债剧增,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政局动荡、社会不稳。自1972年以来,菲律宾频繁发生政变。菲律宾二战后至1972年,搬用的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现代民主国家通行的文官治国制,这为菲律宾赢得了“东方民主之窗”的美誉。1972年,马科斯最后一届总统任期期满,为了长期垄断权力,他在菲律宾实施了长达19年的军事管事。马科斯的军事管制是菲律宾近20年来军队频繁干预政治的罪魁祸首。与西方国家民众宣泄对政府行为不满的方式不同,菲律宾民众和军队惯用军事手段表示对现任政府的不满的反抗。
2003年7月27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成功化解了约200名叛军的军事政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是1986年以来菲律宾国内发生的第12次军事政变。菲律宾的军事政变和其他国家有些不同,去年兵变首领海军上校安东尼奥·特里兰斯说道:“我们对政权不感兴趣,我们只想表达对政府的不满。”
政局不稳又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周小兵研究员道出其中真谛:“这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互相适应的问题。先建设民主制度还是先发展经济?这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历史上菲律宾的经济不断出现繁荣和萧条的交替循环。后来的“亚洲四小龙”选择了出口推动来发展经济,而菲律宾则选择了进口替代。这种模式后来被证明不利于出口和产业结构升级。所以菲律宾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现在仍维持在20%多,远远落后于依靠出口推动来发展经济的国家和地区。
有了前车之鉴,菲律宾当前政府开始实施比较积极的经济政策,改革经济体系,以国际化和市场化为导向,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2003年,菲律宾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GDP较上年增长4.5%,经济在适度增长、低通胀的轨道上运行。据盖威利大使介绍,2004年菲律宾的GDP增长率仍会保持在4%以上。
一个“联盟”于中国的价值
与菲律宾的经济在战后先增长后衰退不同,原来的东盟其他国家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和出口的增长经济迅速发展。1967年东盟成立以后,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东盟由成立之初的五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扩大到十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后加入)。
东盟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控制着中、日、韩三国和西亚、西欧、非洲之间联系的海上咽喉要道。因此,中、日、韩三国在战后处理和东盟的关系时,无不小心翼翼。美国在菲律宾建设军事基地就可以将其势力范围辐射到整个东亚地区。
有一点不为普通人注意的是东盟的“中介”作用。周小兵研究员告诉《经济》记者,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非常微妙,而和东盟的关系都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三国都有意借助东盟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减少争端。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东亚经济合作,形成东亚经济一体化。在这一问题上面,东盟和中国不谋而合,上世纪90年代初,东盟就提出建立东亚地区经济组织的建议。然而,作为本地区大国的日本对东亚合作的态度却不那么热心。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锡镇教授介绍,中国有关机构曾多次向日本传递信息,希望日本在东亚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日本却因种种困扰反应冷淡。鉴于日本的消极态度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紧迫性,中国不得不考虑迂回战术,以东盟促日本。中国的这一迂回战术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10年内建成的计划提出以后,日本和韩国都别无选择,只能仓促参与这个一体化计划。
而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蕴岭曾撰文指出,东亚地区的一体化注定不会是一路畅通。由于中、日、韩,特别是中国和日本规模太大,东盟担心成立自由贸易区后会丧失经济主导权。另外,东亚不同于欧洲。东亚之间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巨大差别是建立区域共同体的一个严重障碍。即便东亚国家把合作的长期目标设定在区域共同体,或者是一个实体性的区域合作组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比欧洲更长的时间。
现在形势似乎有了积极的转变。今年7月1日,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成员国外长在雅加达会晤,决定明年在马来西亚首都举行第一次东亚最高级会晤,2007年在中国举行第二次会晤,目的是建立东亚共同体。外长们还决定不仅要协商关税和费率问题,还将讨论地区政治一体化。(请见《经济》杂志9月号)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