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姜文的身份是演员。他在《末代皇后》、《芙蓉镇》、《春桃》、《本命年》里的表演,都显得十分内敛和老到。他两次获“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奖。那时候,他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优秀演员。
不过,在表演领域里游刃自如的姜文,并不只甘心于当一个听人指挥、受人差遣的演员,在他执导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后,我们再看他参演的影片,就会强烈地感觉到他身份的转变:从《秦颂》开始再到后来的《寻枪》当中,我们在观看他主演的这些影片时,几乎会忘记了姜文演员的身份,而更多地感觉到他的导演身份。他个人的风格压过了他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寻枪》当中,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会感觉得到姜文已经很难为别的导演所控制。
素来以特立独行闻名的姜文,可以不参加任何综艺节目,可以拒绝回答娱记弱智的提问,但是,对自己所执导的影片《鬼子来了》无法与国内观众见面,还是充满了焦虑和郁闷。
2002年,我和黄鸥为了做《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这本书,联系上了姜文。第一次访问是在一家西餐厅进行的,当时他刚从新疆拍摄《天地英雄》回来,极度疲倦,我们想用摄像机拍摄下访问的过程,遭到他的拒绝。由于后面还有别的杂志要采访他,我们的访问还没做完就不得不结束。几天后,黄鸥再跟姜文联系,姜文让我们春节后上他家去喝茶,聊天。
在我们做的这本书里,姜文是惟一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位(其他七位王小帅、娄烨等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许正因为姜文并非电影学院导演系科班出身,他导演的影片呈现出全然不同于学院派导演的风格。看描写青春记忆的影片,同是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路学长的《长大成人》就很难比较。谁更接近记忆,谁讲述的故事更真实,没有对与错的答案。
在去过姜文家聊天以后,我似乎找到了他为什么要用他的方式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原因。有不少文章指出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对“文革”的描述有失偏颇,很难代表“集体的记忆”。但是鲜有人想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恰恰是姜文“一个人的记忆”,尽管关于青春记忆的描述现在看来有些矫情,但是我认为它对应的恰恰是那个过度抒情的时代。现在来看,懵懂无知的少男少女随着苏联歌曲翩翩起舞多少有些荒诞,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就是如此贫瘠和简单吗?
1963年,姜文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小时候,他随同父亲在贵阳生活过,稍大以后举家回到北京。我并不确定姜文在部队大院里生活的时间有多长,不过,在我看来,姜文是一个矛盾体。他既自信,又自卑。在他所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中,我们看到了他在叙事上极度的自信,而对他最近出演的几部电影,他似乎又特别的不满意。跟姜文聊天时,他坦率地告诉我们,他最敬重的人是毛泽东。姜文坚信历史是由伟大的人创造的。同时,我认为,他注定也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中不可或缺的一名杰出的演员,一位杰出的导演。
2004年,或许更多的人是在跟随时代一起前进,而姜文仍然固执地坚持着做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