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宏观调控”这个词儿,恐怕一般的老百姓都搞不太懂。如果说的具体点儿,比如清理整顿土地,您可能就好理解了。其实清理整顿土地就是宏观调控的一大重点。比较而言,现在的农民朋友对宏观调控可是明白了不少,因为宏观调控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已经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了。
现在正是夏粮和农作物丰收的时节,安徽省肥西县董岗乡农民董照松对即将收获的花生管护得更勤了。其实这是种了一辈子水稻的董照松生平第一次种花生。董照松承包的这块地原本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2001年,董岗乡政府征用了这块地连同周围总面积为一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准备建设乡工业园。今年春,安徽省国土部门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始清理整顿开发区。董岗乡工业园项目因此被撤消,所占用的土地也要复耕。此时,土地表层的优质土壤已被工业园的推土机剥去,失去了成为优质粮田的基本要求。今年春天,董照松按照乡技术员的建议,在地里种上了抗干旱,对土地、肥料要求都不高的花生,希望逐渐恢复土地的肥力。望着即将收获的花生,董照松高兴地说,今年收成不错,扣除投入,还能有一万多块的收入。他说,这都是由于中央的宏观调控才把地退还给农民种,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好啊。
董照松已经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尝到了甜头,而像董照松这样拿回被开发区占用土地的农民还有很多。据照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宏观调控政策推行半年多来,安徽省已经将全省333个各类开发区撤消了222个,占开发区总量的2/3,退回土地171平方公里,复耕土地面积达到114平方公里。同时由于今年中央推出的扩大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等若干政策的吸引,农民们复耕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天一大早,枞阳县鳌山村村民张正流又和往常一样,扛上铁锹去农田管护水稻。今年张正流承包复耕了村里260亩撂荒地,并且全部种上了水稻。望着地里节穗的庄稼,张正流心里很高兴。他告诉记者,自从中央一号文件和今年国家推行宏观调控政策以后,鳌山村的村民们经过分析认为,国家在清理因建设开发区而占用农民土地、鼓励农民种植粮食、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是动真格的了。鳌山村在外打工的农民闻讯后开始陆续回家复耕撂荒地。他们说,现在靠种地提高收入已经不成问题了。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 韩柏泉:去年全省撂荒地有79万亩,今年全部复耕,其中90%种上了粮食作物。上半年全省农民的现金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人均1212.3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30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8% 。
董照松、张正流他们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而重新获得了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获得了增收,这的确是件让他们开心的事情,但同样因为宏观调控,江苏省句容市的两位村民却是心事重重:一个是被工厂辞退的张小虎,一个是家中果树被破坏的颜庭峰。
在窑厂里干了几年了的张小虎是把好手,今年由于他所在的窑厂全面停工,有着好技术的张小虎一下子没有了用武之地。同样郁闷的还有附近地区的颜庭峰,而让他心情复杂的是即将从他的果园中穿过的那条新修的路。作为果园的承包户,一方面他希望这条路赶快建成,这样他100来亩果园的水果销售起来就方便多了,但是一想到因为修路要推掉他亲手种的500棵果树,他又心疼了。其实修路也是他十年的期盼,因为马路修起来后,他将变成直接的,最大的受益者。现在,镇里不仅已经给了他相应的补偿,同时还在公路附近给他承包了一些荒地。如此一来颜庭峰不仅没有了心事,而且开始有些喜欢“宏观调控”了。
那么这是否就是宏观调控的全部呢?与颜庭峰相比,张小虎对此的理解有些不同。据介绍,窑厂的停建是因为它对环境的污染太大,并且投资过热的缘故。为帮助象张小虎的农民,政府提供了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帮助,于是 张小虎也种起了葡萄。张小虎认为,宏观调控就是让他在同样一块黑土地开始另外一种刨金方式,过去是对土地毁灭性地开采、污染,而今天是长久性地合理利用。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政府给予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开窑厂,政府要限制,而种植葡萄时,当地政府不仅为他提供土地、资金,还在技术、甚至寻找市场等方面的热情支持。张小虎、颜庭峰他们最终都从宏观调控中的优惠政策中受益非浅。老颜告诉我们,目前水果有点供不应求了,他还准备多承包一些荒山种果树,同时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准备为自己的水果注册商标,形成自己的品牌。赶巧的是,就在我们拍摄颜庭峰干活的时候,一件喜事又来了,村干部给他送来了养老保险手册。对于这张卡,镇里的领导说:医疗保险是对农民进行合作医疗保险,解决农民因病致穷的一个根本措施。特别是在农民生大病的时候,解决他们的经济负担。
张小虎他们一番担心之后竟是喜事不断,先是道路建起来了,接着致富的大门敞开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又建起来了。这些事情看起来有些偶然,其实它们背后有着必然的联系,那就是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的方针“有保有压”。压的是投资过快过热行业,保的是三农和科教文卫这些薄弱环节。无论是安徽的董照松、张正流,还是江苏的颜庭峰和张小虎,使他们受益的原因正是宏观调控的“有保有压”的基本方针。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