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刚果(金)维和归来
编导:胡彩阳 主持人:荆慕瑶
嘉宾:中国驻刚果(金)维和部队工兵连的指挥 郑延钦
医疗分队的护士长 徐凤
播出时间:2004年9月16日23:30分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2:35:18:40、23:30分重播
导视:
配音:中国第二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成员全部回国,联合国授予维和勋章
记者:你们是刚刚回来,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的枪炮也好,子弹也好,离你们到底有多近?
郑:离我们最近的就是30米。
记者:30米,那就是枪炮声、子弹声非常非常清楚了。
郑:这个炮就架在我们的营区对面。
配音:刚果(金)内战连连,局势动荡,中国维和部队在战乱中修筑和平的希望
徐:今年6月份的时候在刚果(金)发生过一次针对UN 联合国维和部队人员的一次大规模的骚乱。
郑:围着我们的营地,人多了以后,有往里扔石块的,扔砖头的。
徐: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你一定要像辛巴一样,做个勇敢、坚强、懂事的小男子汉,你永远都会为妈妈感到自豪和骄傲!
导语: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今天我们报道的是要在和平时期到战地执行任务的军人,就是维和部队的官兵,到8月29号为止,中国第二批赴刚果(金)的维和部队成员已经全部回国,因为任务完成得出色,218人全部被授予了联合国的维和勋章,一般来说,驻扎有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国家,往往是经常发生战乱和冲突的国家,刚果(金)也不例外,在这个局势极不稳定的非洲国家,维和任务不但艰苦,而且非常危险,这四年来,在当地的维和任务当中,以身殉职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人。今天我们要采访的就是刚刚回国的中国驻刚果(金)维和部队工兵连的指挥郑延钦和医疗分队的护士长徐凤,他们在刚果(金)生活了整整8个月,这8个月当中,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他们将告诉你,维和部队官兵眼中的刚果(金)。
采访:
记者:二位坐在这儿,非常的威风,也非常帅,这个帽子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专用的帽子?
徐:对。
记者:你们戴的勋章就是这次授的勋章吗?
徐:对,主要是表彰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所做出的贡献。
记者:平常你们在当地执行任务就穿这一身?
郑:就这一身衣服。
徐:对。
记者:但是还要佩戴着武器?
郑:我们出去执行任务就是全副武装,钢盔,防弹背心,联合国也是这么要求,防弹背心,另外就是要带子弹。
记者:我知道你们工兵连在刚果(金)的主要任务是修路,铺桥,建设基础设施,为什么需要带着枪呢?
郑:因为当地的武装,各个派的势力都比较多,我们出去要加强自卫,就必须要带枪。如果说形势是比较恶化的形势,比较差的情况下,我们要求联刚团必须要给我们提供警卫。
记者:联刚团指的就是联合国驻刚果(金)的(最高军事)特派团?
郑:对,那就是由其它国家派出部队来,专门给我们负责警卫,路上要负责护送,到了施工现场,他要在周围给我们布上岗哨。
记者:等于是你们还要带着保镖出去干活?
郑:这是咱们国家跟他们签订的协议当中,就是这样规定的。
记者:我听说医疗队这个营地对面,就有一个武装分子的驻地,而且从你们拍的照片上看,离得非常非常的近?
记者:你们在一个不断有冲突,不断有内战发生的国家待了8个月,算了一下8个月是266天,现在你们是刚刚回来,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的枪炮也好,子弹也好,离你们到底有多近?
郑:我们中国工兵营地正好是两派交火的一个汇点。
记者:你们营地?
郑:营地。
郑:我们营区交火曾经交过三次。
记者:在你们营区?
郑:在我们营区一侧。
记者:离你们营区有多远?
郑:离我们最近的就是30米。
记者:那就是枪炮声,子弹声非常非常清楚了?
郑:这个炮就架在我们营区对面,我们营区对面就是两座山,这两派武装,就在山上。
记者:你们全在火力范围之内?
郑:3次交火,落到我们院的子弹,落到我们房顶上的子弹都有。
记者:万一有走火的情况,恐怕你们的后果也都非常的可怕?
郑:对,主要是误伤,就怕误伤。
记者:我听说了你们去之前,其实有很多的思想准备,给自己心理上打了一个预防针了,但是到之后呢,还有很多你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徐:确实。我们实际上已经做好的心理准备,到那,就是做好吃苦的准备,但是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确实让我们感觉还是很意外的。
郑:太热,非洲刚果金这个气温,一般的我们住这个地区,相对还好一些,因为海拔高,她们那个地方,比我们那个地方还要热。
徐:我们正午的时候达到40度。
记者:40度?
徐:对,经常是这样的。
记者:天天如此?
徐:基本上是。我们就比较凉爽一点是在旱季,也就是我们回来之前这段时间,去年12月份是我们刚到刚果金的时候,当时一下机舱的门,简直就是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感觉人在蒸笼中一样,而且那种湿度特别高,始终就感觉身体是湿湿的,皮肤湿湿的,闷热,就感觉人特别发闷,像这几天我们回到北京,感觉气候是非常非常好,非常凉爽,皮肤很干。
记者:正因为当地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所以他们那,应该是一些像疟疾,一些传染病也是非常流行的?
徐:金杜是整个刚果(金)地区疟疾高发区。
记者:你们待的那个地方?
徐:对,因为我们43个队员截止到回来,已经是无一幸免,全感染疟疾。
记者:你们都治好了吗?
徐:没有。而且我们有十几个同志发过病,打过摆子,老百姓说的打摆子,就是寒战跟高热。因为我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但是在我从事的护理工作,我没有见过打摆子那么厉害的,就跟风中的树叶在抖.
记者:你们医疗队43个人,全部感染了疟疾?
徐:全部,现在所有的队员全部带有疟原虫。
记者:那怎么办?
徐: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在那个地区,你没法避免。尤其是我们医疗队员,我们本身接触的是病人,我们的病人又大部分是疟疾病人,所以蚊虫叮咬他们,再叮咬我们,因为我们在病房要值班,这个是绝对没法避免的。
记者:除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应之外呢,在当地还有一个对你们有所限制的地方,我知道你们不能随便地外出,像医疗队有一些人,8个月就待在小小的一个营房里,没有走出门一步?
徐:对,我们整个营区平均面积不足1万米,也就是一个足球场地那么大。
郑:这个环境这么恶劣,要求我们的人员,不外出进行任务的情况下,你不能离开营区。
徐:因为我从我们到刚果(金)以后,刚果(金)的局势一直不是很好,而且我想你们已经知道,今年6月份的时候在刚果(金)发生过一次针对联合国的维和部队人员的一次大规模的骚乱,而且其中有人员伤亡,因为当时刚果(金)的民情比较激愤,就是对维和人员比较抵触,这样的话,我们保证人身安全,唯一的一个措施就是说,我们尽可能减少外出。
分导视1:
配音:今年六月,刚果(金)全国各大城市爆发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大规模骚乱,中国维和部队处于风暴中心。
郑:联刚团的总部在金沙萨,车烧了,它的仓库被烧了,电脑,联刚团所有的电脑抢了大概有几百台电脑。
徐:街上见不到一个老百姓,真是那种死一样的寂静,第一次感觉到挺恐怖的。
采访2:
记者:刚才你们提到,6月份刚果(金)各个大城市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发起了一次骚乱,这在联合国维和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有没有直接袭击个人呢?
郑:袭击个人倒不是,像金沙萨总部,联刚团的总部在金沙萨,车烧了,它的仓库被烧了,电脑,联刚团所有的电脑,抢了大概有几百台电脑,都抢走了,车辆大概烧了100多台。
记者:听说当时在乌维拉施工的有一个中国工兵的小分队,亲身遭遇了这样的冲突?
郑:对,也是在6月初,我们这个小分队是住在乌拉圭的一个营地里面,我们是临时派去的小分队。由于发生冲突,我们停止施工了,停止施工以后,当地的百姓,就整个围着营区,周围围了好多人。
记者:围着我们的营地?
郑:围着我们的营地,人多了以后,有往里扔石块的,扔砖头的,我们就是有一个车,前挡风玻璃给砸了。
记者:当时我们是怎么样面对这样的形势的,我们做什么?
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采取什么其他的大的行动,做一些解释工作,最后就让他们散去了。
记者:那就是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都是非常克制的?
郑:这个必须要保持克制。
记者:当时你们医疗队,我听说是穿着防弹背心,你们要戴着钢盔,你们准备好手枪,你们是全身全副武装的看护病人的。
徐:因为我们在国内,一直是处在非常和平的环境中,我们第一次在这个地方感觉到,战争离你是那么的近,我觉得这是所有我们医疗队队员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记者:当时你们都写了遗书了?
徐:怎么说呢,就是因为当时那种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危险在逐渐地向你靠近,每个人都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就站在我们的院子里,看到铁丝网外面的飞机,一降落,一下来几百个兵,扛着重武器,往金杜市里开,就是看来来往往的兵,机场就没有见到,街上见不到一个老百姓,真是那种死一样的寂静。第一次感觉到,挺恐怖的。当时的那种精神压力,那种感觉,真是许多人都说,没法用语言来表达,而且病人当时也非常惊恐。
记者:你们还要安抚病人的情绪?
徐:对,当时病人已经撤不回去,当时我记得,我们有一个病人,他回不去了,所以他非常惊恐,他是从戈马过来的,因为戈马是距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个城市,当时他的朋友给他打电话,说你的东西都已经被抢光了,因为骚乱,都给抢光了,他已经回不去,因为空中运输已经停了,已经断了。他哭过不止一次,他是一个意大利人,后来我们的医生护士安慰他说,你不要害怕,我们的医生和护士会一直跟你在一起,即使我们要撤退,我们会把你带走,当时这个意大利人,真是泪流满面,我非常感谢中国人,非常感谢你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
记者:你们这11个女同志,其实都当了妈妈了,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们能跟家里边,能跟孩子们通上信吗?
徐:其实我想,最危险的关头,涉及到生命危险的时候,想的还是孩子,所以您刚才提到的遗书,她们也谈不上什么遗书,就是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想给孩子留几句话。因为后来,我见到过她们写的这份东西,我很感动。
记者:她们是怎么说的呢?
徐:因为我带来了她们写的这个信。
(徐凤流泪)
记者:到现在你还是这么感动?
徐(流泪):我觉得她们都很不容易,都付出得太多了,而且当时,因为今天是事后,当时我们没有一个人流一滴眼泪的,她们每个人都很坚强,而且都是战斗在、工作在最危险的第一线,从来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害怕的话,没有一个人退却的,实际上我非常敬佩这些人。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护士,沈阳军区总医院的李晓红,她写给她儿子的,实际上她是说留给她儿子的几句话。我念几句吧。她是这样写的:“儿子,记得你3岁多的时候,妈妈陪着你看《狮子王》,当看到辛巴爸爸,望着夜空告诉辛巴,它们的先辈们都在天上望着它们的时候,你哇哇哭起来,说妈妈是不是你也会变成星星,那我就没有妈妈了,妈妈那时亲着你说,傻儿子,不会的,妈妈会一直陪着你,而现在,妈妈想告诉你的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你一定要像辛巴一样,做个勇敢,坚强,懂事的小男子汉。你永远都会为妈妈感到自豪和骄傲!”
分导视2:
配音:中国维和人员的良好素质和努力付出,赢得当地老百姓的好感和尊重。
郑:他一见到你,他知道你是中国人,China!就竖大拇指头给你。
徐:他们都是这么说,说不论你什么病,不论你受多大的伤,你送到中国二级医院去,
你肯定就能活下去。
采访3:
记者:所幸,当时那场骚乱很快就过去了,而且我们维和部队的官兵,都没有任何的伤亡,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你们离开祖国,告别亲人,千里迢迢到了那个地方,我知道是为当地带来和平的希望,但是出现了这样的骚乱,当地老百姓的态度,对你们的工作情绪会不会有影响?
郑:当地老百姓他对联刚团(联合国驻刚果金最高军事特派团)的态度,我感到他对来自不同国家维和部队,态度不一样,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维和部队,在刚果(金)人民的心目中,见了我们就是这样(竖大拇指)。见了我们,不管她们医疗队的也好,我们也好,他一见到你,他知道你是中国人,China,就竖他们的大拇指。
记者:是不是因为你们做了很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好的事情?
郑:对,你像我们工兵,工兵这个任务,主要是一个是军用,一个是民用的,修好这个道路,不光是联刚团用,那么当地的民众路修好了,他也好走了。
记者:而且我知道,老百姓对于医疗队的态度也很好,他们会在医院外面喊,用英语喊,说中国人是好人?
徐:是。
记者:你们是怎么让他们这么佩服你们呢?
徐:因为我们是搞医疗的,我们的二级医院,在当地的救治技术,医疗水平是非常高超的。
记者:给当地人治病?
徐:我们原则上是不接受当地病人的。
记者:这是联合国的规定?
徐:对,这是联合国的规定,我们只是为联合国的维和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但是,我们接触一定量的百姓,对于这种人道主义援助,我们一般都不拒绝的,所以我们一般都实施援助。这样的话,就接触很多的地方百姓,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就是感觉,中国的医生,护士,简直就是跟神一样,他们都是这么说,说如果不论你什么病,你送到中国二级医院去,你肯定就能活下去,就是这样的。
记者:但是我听说,刚果(金)这个国家的人口当中,艾滋病的感染比率非常的高。
徐:对,35%。
记者:35%都是艾滋病人,那你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实际上你们也没办法判断,现在来的病人,他本身是不是有艾滋病感染的?
徐:确实是,因为在联合国的规定当中,是有这样一条规定,艾滋病属于个人隐私,你不能侵犯他的隐私,如果没有经得本人的同意,你不能擅自去查他是否是艾滋病,这样的话,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记者:那不是很有可能?
徐:对,我们最主要是(担心)血液传播,因为我们要进行处置,医疗处置,我们要扎针,我们要输液,我们要输血,医生还要做各种手术,那么这些都是,都是直接接触到血液,而且是最危险的传播途径。
记者:那你们怎么保护自己呢?
徐:必须要戴手套,戴那种乳胶手套,这个在国内,你们可能见不到的。因为那个乳胶手套不透气,戴上非常不舒服,戴一会儿里面就全是汗,人感觉非常难受。
记者:中国驻刚果(金)的大使崔永乾曾经对你们说过一句话,说不出国,不知道自己爱国,不去非洲,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爱国!
徐:对,确实。
郑:特别是我们的战士,他最大的感触就是,我没出国之前,我们的部队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他到了刚果(金)以后,他就感到,你不要再给我上课,讲爱国主义怎么怎么,你不用讲了,我就亲眼一看,对我们祖国的热爱,这个热情……
记者:打心里就出来了?
郑:对。
徐:在刚果(金)维和行动中,我们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所树立的形象,一直是被联刚团认为是各国维和部队中最好的。
记者:楷模?
徐:对,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是所有维和部队中,中国维和部队是最好的。所以赢得了当地百姓对我们的尊重,所以我们觉得,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军人非常非常自豪。
结束语:
现在,中国第三批维和人员已经安全到达了刚果(金),并且开始了工作。在他们出发以前,针对当地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中国部队在集训当中加强了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自卫防御和野战生存等训练,同时刚果(金)的形势也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非常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