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兰州晨报》9月16日报道,一个新入学刚三天的学生,因为拒绝高年级学生的“例行搜查”,竟被学校学生会干部组织学生殴打致脑死亡,这听起来骇人听闻的事,却真实的发生在兰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发后该校竟以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为由而拒绝家长进校。笔者的第一反映就是:学校怎么成了“江湖”?学生会干部的“例行搜查”怎么成了“暴力事件”?谁给了他们“例行搜查”的权力?
事件如此恶劣,但是该校副校长竟然声称记者“没有必要知道”。最近,《辽沈晚报》还报道了12岁女孩小丽在课间被8个男生打成左眼失明的新闻。笔者以为,如此多的校园暴力几乎让校园成了“江湖”,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发生在中小学等未成年人之间的搜身、拦截、殴打、强行索取财物、人身伤害等现象屡屡发生,一些学校竟有10%左右的中小学生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侵害。
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追问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首先,学校注重分数,忽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2岁女孩小丽就是被所谓的尖子生打伤的。其次,学校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社会风气和电影电视暴力信息的影响。近年来,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呈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暴力活动呈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的趋势。校园暴力问题是各个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不愿看到的,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有责任来关心、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正视校园暴力的危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活动严重地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广大师生身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增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给学校声誉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并且,校园暴力活动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祸源,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如果任其发展,其后果是令人担忧的。长期以来,学校一直被视为求教者“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学习家园,而非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场所。当面对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悄然走入了神圣宁静的学习乐园,作为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有责任感的人,我们都应该对此反思。
不能让校园成为“江湖”,不能给校园暴力滋长的空间,社会、学校、家长都应该对此进行探索。透过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笔者以为学校、家庭、社会在防范校园暴力方面亟待做到制度化。也就是说防范校园暴力,制定应急预案做到制度化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学校防范暴力的措施,预防工作应在日常工作中制度化。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减少暴力事件带来的危害,是学校危机管理的重要方面。事先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应对预案是防范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事件发生时,处理问题有条不紊,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的危害程度。由于校园暴力会对师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伤害,甚至会引发死亡事件,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还会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强调应急预案的制度化就有了重要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做到防范校园暴力应急措施制度化,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让校园成为“江湖”。(稿源:红网)(作者:朱四倍)(编辑:杨国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