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到各大公园转一转、看一看,感受一下热火朝天的节日气氛,相信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欢庆佳节的方式对于广大的北京市民来说似乎是有些遥不可及了。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记者从“十一”假日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10月1日当天,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北海公园、中华民族园、天坛公园将分别举行大型庆典活动。所以国庆节当天这五大公园不向普通游客售票,只安排部分市民进行有组织的观看。
“普通游客”是什么人?普通游客代表着社会大众。在这样一个大众的国庆、大众的节日里,大众却率先失去了参与庆祝活动的资格,甚至就连掏钱观看庆典的权力都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区别于“普通游客”之外的无疑是一些政府领导和“与会嘉宾”,当然,还有一少部分“有组织的观看”的市民。但是这些人真的能够代表所有的民众么?在他们的身上真的能够体现出“安定祥和”、“举国欢庆”的节日气氛么?我看未必。
国庆节是国家的庆典、人民的节日,无论庆祝活动怎样搞,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此类活动却搞得越来越类似于领导干部的一场“见面会”,其大致内容无非是:领导讲话、接见与会代表、一起观看演出,第二天,“普天同庆”、“与民同乐”的新闻报道照例会铺天盖地地洒满所有报纸的版面。这种庆祝活动已经越来越背离了“普天同庆”的初衷,而近似于一场“专题演出”,就连那些“有组织的观看”的市民,也不过是这场演出的一种道具而已。在这样一个本应该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无数社会大众却苦于没有一块可以用来欢庆的场所,在每一个这样热火朝天的庆典中,他们却一次次游离于庆祝活动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各种各样的节日过得索然无味、没有过节的感觉,于是有人慨叹“节日冷漠症”,进而抨击大众的感觉日益变得麻木。其实我们又何尝想到过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究竟应该给大众营造起一个怎样的节日氛围呢?没有群情振奋的全员庆典,缺少心潮澎湃的现场参与,除去商家令人眼花缭乱的巨额条幅之外,唯一能令老百姓感受到节日气氛的只剩下电视台乏善可陈的各类文艺汇演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国庆节”这样一个神圣的节日在某些公众眼里,除去几天假期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的什么东西了。
“重在参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其实这种精神更应该成为每一项积极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宗旨。虽然倡导国庆庆典的全员参与无论是在安全问题,还是在组织问题上,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但是这些工作正是有关部门今后努力的方向,而不能成为其逃避工作压力的托辞,更不能成为剥夺公众享受权利的借口。毕竟,国庆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庆”,每一个人的“节”。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