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到明年就要50岁了。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经历了50-60年代的世界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时期,70-80年代美苏冷战对抗的高峰时期,和90代苏联解体与随之而来的后冷战世界格局大变动时期。
世界形势的巨变也使联合国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时只有以发达国家为主的50个成员国,亚非拉三洲广大地区还只是从属于殖民地宗主国的世界边缘地带。民族独立国家的纷纷诞生使联合国成员国成倍增加。再加上后冷战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分裂出来的大批新生国家,世界政治版图重新划分,联合国会员国的总数猛增到191个,几乎等于50年前联合国创立时期的四倍。
不能适应世界新形势
其次,在联合国初创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英国已经疲惫不堪,法国徒有虚名,国民党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本来不足以成为五常之一,只因为是美国的战时盟国,才受到罗斯福的抬举。只有到了今天,中国国力与影响才真正足以与其他大国相比。
实际上,只有美苏才是真正的世界强权。但是后来苏联瓦解了。美国作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强权,虽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但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却江河日下。最为明显的是,去年2-3月间为了争取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不得不求助于安理会中的小国。除了英国、保加利亚支持美国出兵之外,中法俄三国与非常任理事国安哥拉、喀麦隆、几内亚、智利,甚至连邻国墨西哥和亲美的巴基斯坦,都反对战争,使美国尝到了大国外交碰壁的苦头。
但是,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布什政府利用反恐战争推行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又说明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即使能对某些小国之间的纷争进行调停或制裁,但对于大国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动,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根本无能为力。在全球性的反恐斗争中,联合国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由于世界形势变化与会员国大量增加,联合国的作用,特别是安理会的组织机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因而面临着如何改革的历史性任务。
安理会有15个成员国,五个是常任理事国,十个是非常任理事国。前者根据宪章规定的大国一致原则,对安理会的决议享有否决权。后者任期两年,每年改选一半。根据1965年通过的规定,非常任理事国按地区分配,亚非两大洲占五个,东欧一个,拉美与加勒比地区两个,西欧与其他地区两个。
安理会改革最困难
为了改组安理会,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委任了一个由澳洲前外长埃文斯领导的特设委员会。它提出的扩大安理会的方案是,在常任理事国与非常任理事国之间增设“准常任理事国”,让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等国作为成员。英国外交部设想的方案则把常任理事国增加到十个,新增成员除了德、日、印度之外,再由拉美、非洲各出一个。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新常任理事国不享有否决权。
但新增加的成员应该是哪些国家呢?若让德国参加,意大利会不满。而且,俄英法德欧洲四国目前占了常任理事国的小一半,分布太集中。在亚洲地区,由于日本对过去的侵略历史不肯认罪,在国际上紧跟美国,很多亚洲国家肯定会反对。在拉美,若选巴西,墨西哥就不服气。非洲更难,南非经济最发达,尼日利亚人口最多,埃及在非洲与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最大,究竟该由谁来代表非洲呢?还有,大洋洲的澳洲要不要考虑?
现在竞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最起劲的是日本。日本首相小泉即将利用参加本届联大的机会,争取联合国的支持。美国已经表态支持日本,但附加条件是日本必须修改宪法中不能建立军队和派兵出国的第9条款,而这正是亚洲国家所反对的。
由于安理会改组必然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量,从而影响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利益,由于改组牵涉到各大洲与各洲内部的利益平衡,由于对谁更具代表性和更有资格入选的问题会引起争吵或幕后讨价还价,更由于安理会改组与新成员必须由联合国191国家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因此,安理会要想顺利达成共识,取得各方感到满意的结果,真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稿件来源:《联合早报》,作者司马达,文章转载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