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邱日来、记者李国生报道:初秋时节,凉风习习,赣县湖江夏府,浓阴覆盖的古驿道上游人如织;在贡江河畔的客家文化城附近,近百名来自香港、澳门地区以及韩国的客家乡贤徜徉其中。这是赣县挖掘客家文化深厚底蕴,力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的连锁效应。
赣县客家文化资源丰厚。境内有商周遗址、南朝古墓、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夏府宗祠群、白鹭明清古民居等宝贵遗产;遗有烧瓦塔、抢打轿等客家民情风俗,有炸鱼条、擂茶、白斩狗肉等风味小吃;苏轼曾在千里赣江第一滩留下优美篇章,曾巩、文天祥、朱元璋、孙中山手书的楹联在这里得以留存。2003年初,该县为此专门成立了客家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会下设客家服饰、客家饮食、客家习俗等10个分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从河南、台湾等地请来专家学者,指导赣县客家文化资源的整合,并积极参加各类客家联谊活动,与其他客家团体广泛交流。为进一步加强对客家文化研究的领导,做大做强客家文化产业,今年3月,该县又专门成立了客家文化发展中心,面向全市公开招选了十名专业人才。
县里精心打造展示客家文化、展现客家风情的平台。通过省市专家规划论证,在城南开发区建设一个集客家文化、休闲娱乐、商贸活动、祭祀庆典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城,使之成为世界了解客家文化的窗口和客家人寻根问祖的去处。通过多渠道融资百万余元,对现有的客家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客家饮食文化》、《我是客家人》等系列丛书也正在编撰之中。全县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捐献客家文物,目前已收集各类文物6000余件。通过举办客家历史文物及书画摄影、工艺美术、客家民俗文化展演,特色风味食品和旅游纪念品展销,组织客家专家旅游观光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赣县客家人的新风貌。白鹭、湖江等地旅游景点的建设,以及客家文化城至田村、白鹭,客家文化城至储潭、湖江的两条旅游线路的开发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
赣县“客家牌”越打越响,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客家乡贤前往赣县投资兴业,观光旅游,客家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今年以来该县引进的60多个项目中,80%以上是由客家人投资或牵线搭桥帮助引进的。客家旅游热升温带动了该县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今年1至8月,该县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实现税收同比增长32%。(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