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唐山9月23日电(张洪河、李焱)反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月嫂》,直面改革阵痛的《那片火红的沙棘花》,描写村干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柳树湾的村官》,记录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的《警钟》……在河北省唐山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人们欣喜地看到,23台新编剧目中有近2/3是现代题材,现代戏创作构成本届评剧节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时代脉搏合拍 与人民心声同调
“尽表百姓事,感悟人间情”。从评剧鼻祖成兆才创作《杨三姐告状》,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刘巧儿》,注重现代戏创作一直是评剧的优良传统,而当今丰富的现代生活也为评剧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第一部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题材搬上舞台的评剧现代戏《月嫂》的成功引人瞩目。为排好这部戏,石家庄评剧院一团主创人员和演员分赴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走访了近百名下岗职工。“月嫂”的扮演者、“梅花奖”得主袁淑梅说,她表演的好多细节是从真正的月嫂身上得来。难怪当她唱到“眼泪换不来盘中米,眼泪换不来身上衣,掌握命运靠自己”时,不少有同感的观众流下眼泪。
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岗女工,勤劳致富的农村妇女,遭遇感情变故的中年夫妇……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集体,成为今天评剧舞台上的主角。唐山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韩溪认为,这些戏之所以能迅速征服观众,就在于它与时代脉搏合拍,与人民心声同调。
有人说,现代戏难写、难演,难以被戏迷认可。中国评剧院编剧孙民却不这样看。他说,从本届评剧节看,不少优秀的现代戏很受观众欢迎,但如果想成为保留剧目、经典剧目,还有待时间检验。“从评剧界自身来说,应克服浮躁心态,克服急功近利的业绩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下在艺术创作上,尤其是表现在创作上。”韩溪认为,关注现实题材,也就把握住了评剧发展的脉络。从这一点说,现代戏成功的意义远大于其艺术探索本身。
不一定原汁原味 但一定姓“评”名“剧”
80多年前,冀东“莲花落”被逐出天津,成兆才等人汲取其他地方戏长处,经改编后以“平腔梆子”再度进津大获成功,“一起平腔,压倒男伶女乐”。专家认为,成兆才和先贤们“不改则死,改则活”的实践,仍然可作为今天振兴评剧的样板。
谷文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演刘巧儿。这位当年在“新派”唱腔中借鉴越剧“清板”形式,并将“蜻蜓调”发展成“蜻蜓调慢板”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在本届评剧节上,出演《刘巧儿新传》中“顽固不化”的老刘巧儿。她承认,从形象到唱腔都有变化,“但正是变化,才延续了评剧的发展。”
评剧改革怎么改?滦南县文史学者朱永远“不一定原汁原味,但一定姓‘评’名‘剧’”的观点,得到专家的认同。本届评剧节上,《香妃与乾隆》的音乐融进维吾尔族音乐风格,上届评剧节《邓小平在那个春天》采用交响音乐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尝试。“旧曲翻新声”,基本是从传统牌曲、传统音调基础上演化而来,不使人觉得陌生和风格不和。
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天津艺术研究所陈钧认为,评剧艺术需要丰富和发展,但只有在评剧艺术程式性的规律中去发展才是合理的。否则就会不伦不类,从而消减评剧的魅力。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庞彦强认为,评剧如果不积极吸收河北梆子、京剧和其他剧种有益成分,到现在就可能仍停留在“蹦蹦戏”阶段;如果在发展中不坚持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向大剧种“投怀送抱”,评剧可能早就不复存在了。“这也说明一个铁的艺术法则: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只有善于取长补短,并充分坚持和发扬自身艺术个性,才能有所作为。”
四届评剧节带来曙光 前程依然任重而道远
论影响范围之广、剧团数量之多、剧目创作之新,评剧堪称中国地方戏第一大剧种。一百年间,评剧由冀东而红遍全国,没有一个地方戏具有这种“气吞万里如虎”“席卷八荒”的发展态势。
但上世纪五十年代“城乡尽唱刘巧儿”已成美好记忆,上世纪末评剧衰势已显征兆。1999年,评剧界知名人士到滦南祭奠“评剧之父”成兆才。小生演员刘小楼提议:“咱们给祖师爷叩个头吧”。于是,刘小楼、花淑兰等20多人在墓前跪成一片。“刘(翠霞)派”传人马淑华长跪不起,竟泣不成声:“恩师呀,您创立的家业,我们快守不住了……”一时间,墓前的人一片唏嘘。5年过去,在成兆才130周年诞辰到来之际,人们欣慰地看到,随着四届评剧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一台台优秀剧目,一个个优秀演员,呈现在观众面前,评剧振兴曙光初现。
但振兴评剧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发展这门艺术,如何走进城市,如何吸引年轻人,一个个问题有待解答。在本届评剧节上,来自滦南的朱永远带来了基层观众的呼声:希望看到他们心仪、追求的评剧演员,看到为自己演、演自己的戏;希望看到反映现实生活,有深度、有容量的评剧,不是图解政治的急就章、速成戏;希望看到改革的评剧,不是改变了的评剧;希望看到戏味十足、让人过瘾的大戏……(完)(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