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严厉的父亲别出心裁,今年暑假不让女儿游山玩水或补习功课,而让她到大巴山区贫困农民家中———
今年8月,刘智才给女儿布置了一个特殊的暑期作业:上山下乡吃苦去。
女儿刘茵梦是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三的一名学生。刘智才为她选的“上山下乡”地是大巴山区平昌县大寨乡。刘智才对年仅14岁的女儿提出要求:不搞任何特殊,坐客车到平昌县城,再步行翻越四座高山进山区,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临走,刘智才从女儿行李中搜出一大包东西后说:“这次不是旅游,不许带零食。”
昨(23)日中午,记者见到刘茵梦时,她的思绪仍在大巴山深处游走,那山、那水、那人、那情,令她感慨万千。
干旱中感受粒粒皆辛苦
8月14日,刘智才带女儿出发。此时大巴山区已干旱了几个月,酷暑难耐,他们走上了崎岖的山路。一路披荆开道,手足并用爬坡,大汗淋漓中还要防备蚊虫袭击,有时抹脸上的汗,抹下的是一层沾有汗水的蜘蛛网。
近4个小时的山路,迎接刘茵梦的是一间土屋,没有电灯,更别说电视、电脑。因干旱,附近的井早已干枯了,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挑。“山里是这样的啊!”刘茵梦脑中一切诗情画意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她流着泪,开始明白自己是来受苦的,也自觉学会了节俭。
黑黄苦涩的井水必须饮用,每天一小盆水要供几个人轮流洗脸,隔几天才能用半盆水浸湿毛斤擦一次澡,衣服隔三天才能换一次……这在刘茵梦以前的城市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早上起来,做室内外清洁,然后出去割猪草,回来再帮主人做饭、喂猪、喂鸡,刘茵梦回忆起这段体验感觉很苦,但她却说:“我明白了生活,明白了农村,明白了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一碗鸡汤的感动
山区很苦,山里很穷,刘茵梦称这里的人为“角落人”。她生活在山里人中,每天都会为他们的勤劳、质朴和率真感动。刘茵梦每天早上八点起床,走出门,主人已从地里耕作回来忙别的活了。无论多热,顶着烈日农民都在忙碌。
山区里有一所简陋的平房,这就是当地的村小,学生的课只有两门:语文、数学。刘茵梦告诉记者,以前电视里放贫困地区的学校还以为是搭的景,没想到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学校。她拿起相机拍下学校,旁边有小孩好奇地看着她的相机,刘茵梦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小孩飞似地跑回家穿上过年的衣服,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刚到那天,刘茵梦病了,昏睡到吃晚饭,主人端上一碗鸡汤。刘茵梦早吃腻了鸡肉,心里不快:我病了还给我吃这。她忍着吃了一口,主人5岁的小孙女端着一碗土豆大叫:“我也要吃鸡!”却被大人当场喝斥。后来刘茵梦才知道,主人家只有三只还未养大的小鸡,因为她病了,破例杀了一只给她补充营养。
事后,刘茵梦在日记中写道:“在城里吃一千次一万次鸡我都可以忘记,但在这吃的这只鸡我不会忘,因为这纯朴的感情早已随这只鸡一起吃了下去,它烂也只能烂在我的心里。”
经历苦才懂珍惜
刘智才苦心为女儿安排的暑期作业理由很简单:孩子从没吃过苦,社会责任感不强,心智发育不健全,让人担忧。
刘茵梦临走前,刘智才夫妇有过激烈争论。当时,看到孩子噙着眼泪一副委屈相时,他俩几乎想放弃这个计划。“没有受过苦的孩子是不会懂得珍惜生活的!”夫妻最终达成共识。
看了女儿回来写的作文,母亲忍不住掉泪:“没想到女儿真的受苦了!”父亲却很欣慰:“苦心没有白费,受苦教育初见成效。”
10多天的受苦教育,刘智才说女儿最大的变化是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感情。以前,家里请民工装修房屋,刘茵梦很嫌弃,不打招呼,还躲得远远的。现在家里有干粗杂活的人或乡下朋友来,刘茵梦都会主动为他们端茶送水,很懂礼貌。
“女儿正在清理衣物、书本、文具和零用钱,准备为大巴山的老乡寄去。”刘智才很开心。
何涛本报记者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