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1) (2)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4) (5) (6)
相关专题:十六届四中全会 本报讯 昨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已于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决定》约1万5千字,共分九个部分。
《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决定》摘要
执政能力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2 、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这六条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加强党的执政能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改革力度和社会承受力要统一
4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一)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四)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
5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三)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五)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
高度重视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
6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四)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五)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7、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信息安全
8、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一)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加强和改进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加强民间外交,更好地为发展国家关系服务。
(三)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
(四)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直选范围
9、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重视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五)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党的各级全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意见或邀请部分代表列席会议。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
(六)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