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底的一个下午,北京一家宾馆的商务会议室里,10几个人围坐在不大的桌子四周,把小小的房间挤得满满的,座位不够,还从外面借了两把椅子进去。除了偶尔有人进进出出,一切都很平常。
但是,如果你对中国网络业略为了解,而且知道坐在里面的人们正在商量什么,那么就会意识到这间会议室里召开的并不是一次平常的会议 这些人正在策划成立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网络业联盟组织,如果成功,则也许更是中国网络业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掐指算来,从第0一批ISP出现开始,INTERNET登陆中国已经有4年,在这4年中,中国网络业经历了几起几落,比起国内诸多行业,发展之迅速和变化之快绝无仅有。
这次会议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中国不同背景的ICP(网络服务提供商)放弃相互成见,第一次坐在一起,共同商讨中国网络业的前途。其中有如今风头正盛的新浪、网易,有中国ICP的首例成功者CHINABYTE,有网络新闻的主要提供者,属于官方ICP的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也有新兴的商业网站E唐、E龙,和政府互联网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如果算上原定参加,因故未到的人民日报和搜狐,所有中国最有实力的ICP已经聚集一堂。而在这之前,大家按照不同的模式前进着,之间还不免存在着利益上的磕磕绊绊。
成立一个跨越商业和官方界限的ICP组织,消除隔阂,共同发展,很快得到了这些会议参加者的赞同。只不过在是否建立一个正式的协会上有一些分歧。最后,大家商定发布一个宣言,召集其它网络业参与者在宣言上签字,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形成中国网络业的共同发展的纲领。
大约20天之后,这几大ICP邀请其它20余家主要的商业网络公司,将拟就的宣言公之于众,后者虽然还并不太了解此事的前因后果,仍然纷纷决定参加进来。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
无论是从前景还是从现状上看,中国网络业的蛋糕已经做成了 即使是一只很小,甚至是概念上的蛋糕,但日后,这只蛋糕会变得很大。
1999年9月,新浪网宣布新一轮融资已经成功,金额高达6000万美元,公司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也指日可待,时间大概就在2000年上半年。网易虽然没有向外界透露其融资情况,但实际上,到位的国外投资可能并不比新浪少,上市的准备也在静悄悄但却迅速地进行。搜狐方面,11月,总裁张朝阳一直在美国活动,以其在国外的声誉,上市融资问题想来也并不比新浪和网易更难解决。
作为中国商业网站的领头羊,这三家目前中国最有实力的网络公司也是这个行业的晴雨表。而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网络业突然驶入了快车道,各种国内外投资纷纷到来,网络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与它们的顺利发展不无关系。
根据1999年中的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为400万,各方预测到2000年1月CNNIC公布最新统计报告的时候,这一数字肯定将超过700万。前景巨大的商业价值已经来到了眼前。从网站内容的变化也可看出网络公司经营目标的转变,重点已从吸引网民为目的的新闻和服务转向从网民身上赚钱的电子商务。
问题也就出来了 是现在就抢着吃蛋糕还是先把蛋糕做大后再开始吃,如果是后者,那么就需要规则来作为行事的标准。为一旦蛋糕做大后,如何进行分配做好准备。既然现在大家都在为做蛋糕尽力,那么就要保证到时候人人都有蛋糕可吃。
短短几个月内的变化便铺就了走向联合之路,其中也包括WTO谈判的突破,中国网络业即使面临国外大网站进入中国市场的危胁,联合能够保证更有效的对抗。
如果这个由中国最有实力的ICP发起的宣言能够得到广泛的参与,那么就将出现一个中国网络业的大联盟,从而在2000年开始一个联合时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中国网络业的发展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与繁荣伴随而来的日益增多的无序竞争,集中力量推动中国网络业进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制定有关网络法规上也会争取到更大的发言权。
网络:
过着钱来钱往的日子
E军突起
Elong,Etang,Eguo,Eachnet,E……
1999年的中国,骤然E军突起。北京尤甚。一夜之间,以E字打头的网络公司大量出现,屈指已经不可数。而那些并非E字开头、实质却一般无二的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笋,纷纷抛头露面:Chinaren,Renren……
这些名字或土或洋或土洋参半的公司,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上了报纸,入了电视,屹立街头,随公共汽车行走,甚至钻进了居民的家里——顺着门缝硬塞进来。
熟悉互联网的人都知道,这股来势汹汹的E动意味着什么。即便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人,也会从这份热热闹闹中咂摸出点味道:这些有着怪怪的名字的公司,肯定是奔着什么才一股脑冒出这么多。
网络生金
奔着什么?答案很简单,只有一个字:钱。
今天,拥有2亿网民的互联网,已经被公认是最有钱可赚的行当。如果你问一些头脑活跃的年轻人:除了“钱”这个字能够让人联想到财富,还有那个字最容易能让人联想到钱?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不是“权”,而是:网。
已经有人这样形容这场网络带来的革命:全世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圈地运动,第一个千年是农业文明的历史,第二个千年是工业文明的历史,第三个千年将是网络文明的历史。
无论是谁推出的有关21世纪最赚钱的行业排名,都不敢遗忘互联网业。不但不能遗忘,还要把互联网恭恭敬敬地放在前三名的地位。
富翁速成
网络真的能生金?看一看网络业的别名就知道答案了:富翁速成基地。
提起网络造就的富翁,就不能不提杨志远。几年前,杨志远还是个毛头小伙。看着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身在美国的亚裔杨志远突发奇想,做了一个网络搜索引擎:YAHOO!——雅虎。谁知,一个世界级的富豪就不经意地诞生了:根据最新消息,自从他创立的YAHOO!成为标准普尔500之一后,投资者不断大手吸纳雅虎股票。而杨志远本人则持有500万股雅虎的股份。1999年11月底,雅虎股价报出每股超过210美元的新高,此时,杨志远的身价就达到了10亿6500万美元。两个星期后,这个数字又增加到17亿4000万美元!
在美国的硅谷,两个星期之内财富增加6亿7500万美元的神话不只一个。Oracle,Ebay,Amazon……都在为网络淘金者们勾画着一个金灿灿的世界。据称,Amazon的股票市值达到了50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
在中国,也不乏神话的创造者。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以每股20美元的定价发行。翌日,在“那达斯克”挂牌,当天股价即翻升至67美元。此后,中华网股票曾出现每股137美元的高价位,为公司创下14亿美元的市值。
淘金潮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1999年临近结束的时候,中国终于爆发了一股网络淘金热潮,一批淘金者乘势而来。
他们不是手持铁锨肩扛镐头的传统的淘金者。Chinaren的创办者这样描述自己:三个毕业于斯坦福的学生,都是杨志远的师弟。Elong的三位创始人清一水的是哈佛的MBA;Eguo的老板张永青则是麻省理工的博士。Etang始建之初,同样拥有5位哈佛的MBA。
的确,这是一批高学历、教育背景良好的淘金者。他们多是留学美国的中国人,身上却有着一种国际化的标示。他们大都亲眼目睹了这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他们树立创业目标的时候,硅谷的网络经营者们正在书写着令人目眩的神话。
互联网业的灿灿金光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强烈地吸引了他们。而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中国并非互联网领域的处女地。但中国与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相比,拥有的是大片的市场空白和可以挖掘的潜力。这正是他们美梦成真的温床。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中国的互联网领域。
金元滚滚
紧紧跟随着网络淘金者们而来的,是滚滚金元。
肯于出钱的,是那些风险投资商们。他们认定了网络可以赚钱,而兜里的钱正愁没有去处。当一批留学生准备回国创业的时候,这些投资商们也敏锐地意识到,再不进军中国市场,恐怕就失去先机了。
Elong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张黎刚说,他产生了创业的想法后,马上和在哈佛念书的室友唐越取得联系,紧接着便开始和投资公司接洽,直到资金到位,前后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的资金来源,甚至包括了Kaufmann基金、Cendant(全球最大的商业和消费公司)Citi Group Salomon(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
现在,这些年轻的网络公司都已经进入第二轮融资阶段。Elong表示,今年早些时候,有望再吸纳1000万美元投资。Chinaren的数额也“有可能达到上千万美元”。Etang已经完成了第二轮融资,数额拒绝透露。但知情者说,数字可能是几千万美元。
中国网络业的元老新浪、网易、搜狐,也在大口地吞进美元。1999年初,新浪已经获得了包括高盛公司投资在内的2500万美元,11月8日更宣布成功融资6000万美元。
第三期融资已经到位的搜狐总裁张朝阳近日宣称:“如果2000年有10亿美元涌入中国的网络市场,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钱来的似乎太容易了,难道是笑谈?12月16日,一个中国高科技公司海外上市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一位美国投资公司的高层人士透过电视道出心声:如果你有好的商业策略,好的管理队伍,如果再做出一点业绩的话,15分钟之内,我就会把钱给你。
挥金如土
钱来得容易,花得当然也快。
中国网络业还远远不到说赚钱的时候。恰恰相反,刚刚起步的中国网络业还是个大窟窿,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来填充,完善。
互联网是以高科技为基石的产物。谁都知道,想玩高科技,没有足够的钱是不行的。且不论市场开拓,硬件投资,单是雇用的职员,就不是每个月千儿八百元人民币就能打发的。一般来说,一个网络公司的普通职员,月薪最起码要三、四千元。如果做到主管类的,那么月收入要翻番,再高级一点的雇员月收入过万,可谓易如反掌。如果其名片上的衔头是“总监”或“总裁”之类的,那么他们的月薪通常是以美元为计算单位的。
所以互联网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主管收入还行,经理还有点钱,总监?不得了”。
面对高薪的诱惑,时下的年轻人对网络公司更是趋之若鹜。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网络公司的招聘广告,上面通常都注明“待遇从优”,或“薪水丰厚”的字眼。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只要会做网页,懂英文,那么月薪就可以达4000元人民币以上。这是不是很诱人?难怪外面的网页制作学习班越来越多,也难怪不少年轻人要去“充电”。
很难想象,一家网络公司每年单纯在薪水支付上要花多少钱?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网络,的确能够“生金”。
梦想成真
借用股市里的一个词,来形容现在中国网络业的状况显得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 概念股。
北京大学的经济专家周其仁教授预测,2003年的时候,中国网络业的总收入大概为100亿美元,约占那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不到1%,只相当于美国1998年金融、零售和旅游这几个行业网上交易额的1/10。美国的网络业产值如今已经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超过汽车,成为第一大产业。
中国网络业的两大概念:“前途广阔”和“上市融资”,就是以美国为参照的,但与其相比,中国还差得很远。将概念和梦想变为现实,远比在美国难得多。
应该看到,中国网络业实际上是大把大把美元养大的。网络业是华尔街里的新宠,网络公司的股票涨了又涨,这股热潮跨越了太平洋,使中国的网络业也身价倍增。
赚钱的机会是存在的,一个空穴来风的概念毕竟不能引来这么多的美元,现在也开始吸引大把大把的人民币。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对未来太乐观。
即使在网络业的发源地美国,网络公司也没有把利润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大名鼎鼎的雅虎一年只赚区区100万美元。股票价值令人咋舌的亚马逊书店,以及其它众多的网络业公司,还在心安理得地巨额亏损。
对中国的网络业来说,赚钱手段更是缺乏,新浪网的广告收入是国内网站最多的,据说今年大增到1500万元,但与其巨大的开支比起来仍不成比例。
网上购物、网络新闻、电子邮件、搜索引擎这些新鲜玩艺儿成了大众话题;网络生存大赛、网上分娩直播、网络小姐评选等活动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因特网上,形形色色的“烘焙鸡”(HOMEPAGE,主页)层出不穷。说起来,真够热闹的,但如果以为靠着这些“热闹”中国网络业就能从“概念股”成为绩优股,那可就错了。美梦成真之前,必须克服众多障碍。如果说网络业在美国显现出曙光,那么,在中国,还只是黎明前东方天空的鱼肚白。
到美国去上市并不像想得那么容易,美国的证券商不像国内的同行那么好糊弄,他们会对一个网站的商业价值做出细致的分析,包括网站的内容、点击量以及当地网民数量等等许多指标。新浪、网易海外上市的风声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却迟迟不见更多的动作,其原因,并非全是国家政策有限制。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电子商务在国内各大网站纷纷开展起来,新成立的网站也大多与之有关,好像约好了似的一起涉足这一网络业新的增长点。
但是,国家信息化办公室邓寿鹏副主任说,中国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还存在着7大障碍:购物观念陈旧;缺乏商业大环境;金融和商业电子化不完备;因特网质量不高;安全和保密性差;管理体制落后以及公众缺乏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 以这种观点来看,中国的电子商务简直是一无是处。而且,其中有的障碍也是中国网络业难以解决的通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冯飞则指出电子商务在中国存在“政策障碍”:没有严格的相关商业法律,无法解决电子商务产生的新型法律纠纷和保护个人隐私;政府也还没有制定电子商务的安全标准、安全制度和安全系统,其结果就是电子交易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参与者必须有敢吃螃蟹的胆量。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梅绍祖教授把缺乏电子货币支付手段视为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而且他认为中国的网络业市场不应该按12亿人口来算,“至少8亿农民中有7亿5是不上网的”。不过,梅教授却对电子商务抱有少见的乐观态度,原因就在于WTO。他说,中国一但加入WTO,势必有一批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被迫采取先进的交易手段;反过来这又会对银行产生压力,进行电子货币支付系统的建设。这两方面的变革将是电子商务最大的希望所在。
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即使是目前也仅是个“概念”),意味着中国网络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随着更多国外投资的进入,中国的网络公司也引入了国外的管理观念,“这比投资更为重要。”搜狐总裁张朝阳曾说。然而不要忘了“国情”,中国的网络业必须有自己的发展之路,网络商、投资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才不会白费,从业者们的美梦才能成真。同时,仍需要强调的是:再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