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 >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200期 > 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精彩回顾

新闻周刊:格莱美完全批判


NEWS.SOHU.COM  2004年09月30日10:41  来源:新闻周刊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1959年5月4日,首届格莱美奖在洛杉矶举行,引起了唱片业和公众的广泛注意。从此,格莱美奖的历史便年复一年地写了下来,成为全世界唱片业最重要的一项大奖,它与电影的“奥斯卡奖”、电视的“埃米奖”和舞台剧的“托尼奖”并称为美国娱乐业的四大奖。2000年2月24日, 第42届格莱美奖在洛杉矶颁奖。与以往不同,本次格莱美奖在国内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有数家电台直播了颁奖实况,而且更有数家媒体派人赴现场采访。格莱美似乎成为全球音乐的至尊奖项。实际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并未使格莱美奖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音乐大奖,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要处在各种非议之中。那么,这个音乐界最具权威的小喇叭到底吹出了什么走调的声音?

  “唱片业的一大笑料”

  格莱美奖是唱片界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提名公布到颁奖揭晓,都非常引人关注,但42年来格莱美奖的评委们所面对的传媒是赞少弹多。美国《电视指南》杂志这样形容格莱美揭晓晚会:“迷人的!刺激的!这是一年中最为群星荟萃的时刻。”《华盛顿邮报》这样说:“格莱美毕竟是个大奖,它是第一个也是正宗的,你得到了一个奖,你知道你做对了。”同时它还指出:“格莱美奖是唱片工业中唯一的、真正的有声望的大奖。”《滚石》杂志一向瞧不起格莱美奖。那些在格莱美奖舞台上摘取一个全年度最佳大奖的人,也常常能在《滚石》杂志领一下全年最差奖,惠特尼·休斯顿的《保镖》专辑就这样领过两个奖。所以,《滚石》杂志冷嘲热讽地称格莱美奖为“唱片业的一大笑料”。

  最初,格莱美奖一直受到传媒的冷遇。首届格莱美奖揭晓,它确实像《重拍》杂志所说的那样,是“唱片业最重要的一夜”,但很多传媒对此反应极其冷淡。比如1972年的《好莱坞报道》在报道格莱美奖的结果时,头条是“科普拉成为最佳导演”(科普拉是电影《教父》的导演),而次条才是“罗伯塔·弗莱克赢得格莱美”;而像《时代》周刊以前几乎就从未报道过有关格莱美奖的消息。尽管格莱美奖在人们的心目中被列为娱乐业四大奖项之一,但毕竟是个年轻的奖项,一方面它的评选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就是在最初十几年无法通过电视直播,影响力也很小。直到1971年,电视台开始直播格莱美奖揭晓晚会,它的影响才与日俱增。进入80年代,报纸对格莱美奖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照片也放大了。1985年2月28日的《纽约时报》大胆地宣告:“格莱美晚会的时代终于到来。”传媒虽然越来越关心格莱美了,但同时对他们要求也越来越高,批评也就越来越尖刻。

  “最佳”的争议

  连一向尖刻的《滚石》杂志都承认格莱美奖是唱片界最权威的。既然是最权威的大奖,自然人们就愿看到最权威、最让人满意的结果。但几十年来,格莱美奖的评委从来没有拿出过一次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与唱片业的其他各类大奖所不同的是,格莱美奖在每个单项奖前面都冠以“最佳”(the best)字样,这就意味着,你评选出的唱片、艺人应是本年度出类拔萃、无可挑剔的,而不像其他大奖,如“美国音乐大奖”,它只评选出“最受欢迎”(the favorite)的唱片和艺人。

  而且这两种大奖的评选方式也不一样,格莱美奖之所以权威,就是因为它是评委投票选举出来的,因此人们更关注评委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标准。而更多的音乐大奖则是根据唱片销量、排行榜成绩、电台播放率等客观数字的结果得出,它真实地反映了唱片在公众中受欢迎的程度,它同样是权威的,但这种权威反应的是一种科学性和商业性,因此从来没有人对这类大奖的结果产生过非议。

  但格莱美的评选结果往往是难于服众的,因为它总是把一年中最平庸的一张唱片列到“最佳”的行列,而且屡教不改,这样的结果每年都会出现,举不胜举。最有趣的一个例子要算1989年格莱美奖评选结果中的“最佳新人奖”了。两位黑人歌手所组成的“米利·范尼利”(Milli Vanilli)击败了另外四个竞争者夺得了新人奖,在此之前,《滚石》杂志已评选他们为全年最差组合。但他们也赢得了加拿大Juno奖中的最佳专辑奖和美国音乐大奖中的“最受欢迎新秀奖”(他们的专辑在全世界卖掉了1200万张)。但事后这两个人演双簧对口型的丑闻败露后,遭到了传媒的攻击,捎带着也把格莱美奖冷嘲热讽了一通。N·A·R·A·S的头头迈克尔·格林受学院委托也站出来表明立场:“这是让人愤怒的,是骇人听闻的欺骗行为。”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这个新秀奖被N·A·R·A·S收回。与之相反的,传媒没有责难其他发给“米利·范尼利”大奖的部门,也没人站出来发表谈话。这就是格莱美的“最佳”给他们带来的麻烦。

  最保守的评委

  其实格莱美奖屡受非议的根本原因在于那几千名评委的一贯保守作风。在格莱美奖设立时,它的宗旨是奖励那些在过去的一年中在音乐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和创造的音乐家和艺人,但他们评选的结果与其宗旨相去甚远。音乐评论家罗伯特·希尔本曾在《洛杉矶时报》上撰文指出:“这些评委都听唱片了吗?格莱美奖的得主是由N·A·R·A·S近6000名评委评出来的,他们当然根据自己的喜恶去决定一个获奖者。而从这些评委的年纪来看,他们熟悉的是他们年轻时的流行音乐,对现在的流行音乐充耳不闻。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让那些他们熟悉的旋律去获奖。”确实如此,这些评委的年纪大都是在40岁左右,而美国50、6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新观念、新价值的标准已与过去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代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格莱美的评委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了,而且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而在早期这个问题更加明显,那些获奖的大都是些老掉牙的旋律,毫无生气的歌,像亨利·曼奇尼(Henry Mancini)、弗兰克·西纳特拉等等。格莱美奖的评委们与时代总有一个误差,这样也就很难拿出一个真正的标准来说服人们。权威、最佳变得越来越名不符实。

  情况在1985年迈克尔·格林担任N·A·R·A·S的院长之后有了一些改观。格林承认格莱美奖已变成了“Granny”(老奶奶),他对《滚石》杂志说:“我们变成了走在街上的一个又胖又老的妇人,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攻击我们。”《洛杉矶时报》这样说:“自从格林当上了头儿之后,学院的成员从5000人增到8000人(其中包括2000名没有投票权的成员),而更多的新成员都来自年轻的摇滚与流行音乐的世界。”虽然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在最近的十年间,格莱美奖确实有了许多的改进,但进步仅仅是相对而言。今天,格莱美奖评选揭晓后,像《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重拍》、《综艺》、《滚石》等重要的娱乐传媒等依旧会连篇累牍地向格莱美发难,但N·A·R·A·S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

  保守的作风最终使人们对这项大奖失去了信任,权威在打折扣,在很多人眼里,格莱美是一种娱乐,一种商业运作,它早已背离了它的初衷,音乐本身已不是评选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弗兰克·扎帕(Frank Zappa)在1987年获得格莱美奖后对记者说:“我对格莱美已没什么情结了,我知道他们是骗子,我发现这很难让人相信惠特尼·休斯顿就是美国的音乐需求。”谢妮德·奥康纳在90年获得“最佳另类歌手奖”,但她拒绝领奖。她说:“我说过,如果我获奖,我绝不会去领,因为我讨厌音乐工业。”奥康纳是四十年来第一个拒领格莱美奖的人。

  绝不待见摇滚乐

  格莱美奖排斥摇滚乐是十分闻名的,在它的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次把摇滚乐拒之门外。前文说格莱美的保守,很大程度上是指他们对摇滚乐的偏见。这也每每成为传媒对格莱美攻击的焦点。

  格莱美奖诞生在摇滚乐诞生之际,摇滚乐在当初是一种进步的、冒险的音乐,同时它也是最受争议的音乐。作为一种代表官方的格莱美奖,对摇滚乐的态度自然是明确的,评委们对摇滚乐是反感的,因为摇滚乐并未占有过他们年轻的时代。因此,在最初几届,根本看不到摇滚歌星登台领奖,有时甚至连提名的资格都得不到。

  在首届格莱美奖揭晓之后,《综艺》杂志对这届评选结果评论道:“唱片学院严厉地拒绝了摇滚,没有一张摇滚乐唱片获得被那些评委控制的28个单项奖的提名。”“自由”唱片公司的总经理卢·楚德说:“很明显,N·A·R·A·S用过时的眼光来面对今天的唱片市场,他们不承认真正的摇滚乐。”而在此之前弗兰克·西纳特拉的一番言论似乎注定了摇滚乐必然要被拒之门外。他在1957年为《西部世界》杂志撰文时说:“我讨厌听到那些表现粗野、丑陋、堕落和邪恶的音乐,”他甚至把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音乐描述成“不幸的,散发着腐败气息的春药。”西纳特拉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大多数N·A·R·A·S成员的观点。

  在传媒的不断攻击之下,第二届格莱美奖终于要设立“最佳摇滚歌手奖”了,但荒唐可笑的是,在揭晓的最后一刻,这个“最佳摇滚歌手奖”被莫名其妙地改成了“最佳Top 40歌手奖”,获奖的是纳特·金·科尔。但不管怎样,埃尔维斯·普莱斯利还是获得了三项提名,尽管最终没有获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格莱美奖在评选上基本上都是参照唱片销量来确定候选名单和获奖者,但1960年销量最佳的前10张唱片都是摇滚乐,于是这一年评委们便改变以往以销量作参照的做法,最后这几十张唱片没有一个获奖。

  到了1961年,N·A·R·A·S终于设立了“最佳摇滚乐唱片奖”,但一直名实不符,第一个获奖的是查比·切克的《让我们再次扭摆》(Let's Twist Again),而这首歌根本不是摇滚乐。之后的几届,本特·法布里克(Bent Fabric)、尼诺·坦泼(Nino Tempo)、阿普里尔·史蒂文斯(April Stevens)和佩图拉·克拉克(Petula Clark)作品先后获得这个“摇滚”奖,而这些人当时根本不被当成摇滚歌手,至少是一种伪摇滚。

  但荒唐的还在后面,1965年,这个“最佳摇滚歌手奖”改成了“最佳当代R&R奖”,摇滚乐从奖项名称上被淡化了。两年之后,连R&R也被取消了,那什么叫“最佳当代奖”呢?到了1968年,评委们终于如愿以偿,经过他们的一系列改革,“最佳当代奖”改头换面成“最佳当代流行歌手奖”,这样他们可以根据这一名称去评选他们喜欢的人或唱片了。而“摇滚”这两个字终于从格莱美奖的目录上彻底地勾销了,评委们取得了“胜利”。《洛杉矶时报》1976年曾在头条以显著的标题提出这样的质问“难道格莱美在抵制摇滚?”

  直到1979年,格莱美才恢复了摇滚的奖项,并设立了四个摇滚奖项,鲍勃·迪伦毫无争议地成为四个获得摇滚奖的艺人中的一个。

  尽管摇滚的奖项设立了,但评委们似乎仍心有余悸,因此,在最后评选时往往是让那些最中庸的、没有创造性的摇滚唱片或艺人获奖。而在年度最佳专辑和最佳单曲上,摇滚唱片往往轻易被流行歌曲唱片击败。1982年,保罗·麦卡特尼败给了TO TO乐队;1984年布鲁斯·斯普林斯廷败给了莱昂内尔·里奇。

  虽然保守的格莱美奖所制造的闹剧时代过去了,但新的闹剧还在出现。到了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硬摇滚、重金属、另类音乐、说唱等方面的单项奖。但这并不意味着N·A·R·A·S的评委们开放了,他们的保守体现在单项奖提名的评选上,他们往往把选票投在候选名单中最商业、最普通的人身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8年首次设立“最佳硬摇滚/重金属奖”的结果上,获得提名的有AC/DC、“简之瘾”(Jane's Addiction)、“金属”、伊基·波普(Iggy Pop)和“杰思罗·塔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杰思罗·塔尔”获得了这个大奖。而1991年的“最佳另类音乐奖”给了已经非常商业的R·E·M的“Out Of Time”而不是另一个提名的Nirvana的“Nevermind”。

  格莱美奖的评委们不仅保守,而且对新的音乐缺乏最基本的敏感性,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各种音乐总是分不清,结果总是要闹出乱点鸳鸯谱的笑话。40年来,他们评选的结果总是比时代落后一拍半拍,它的“音乐节奏”总是带着明显的“切分音”。摇滚乐作为一种激进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形式,长期被排斥在格莱美奖的名单之外,并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难得的眼光

  尽管N·A·R·A·S的成员对摇滚乐抱有偏见,但有时,迫于压力和形势,他们不得不承认摇滚音乐的价值。“最佳专辑”、“最佳单曲”最能体现格莱美奖的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以前,尚有几次让摇滚乐骄傲的评选结果。

  1967年,“披头士”的专辑《佩珀军士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终于获得了格莱美奖年度最佳专辑奖,这是第一张获得此奖的摇滚乐唱片。而且在这一年,“披头士”这张唱片共获得四项格莱美奖;第二次是1972年,由乔治·哈里森和他的朋友(包括鲍勃·迪伦、埃里克·克拉普顿、林戈·斯塔尔等)为孟加拉难民募捐的演出实况唱片获年度最佳专辑;1981年,约翰·列农和大野洋子的专辑《双重想像》(Double Fantasy)获此奖,但此时,列农已没有机会上台领奖了;1987年,U2的专辑《约书亚树》(The Joshua Tree)再获此奖。20年中只有四张摇滚乐唱片能获此奖,格莱美的评委们可谓吝啬。

  被格莱美遗忘的

  保守的格莱美评委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并没有履行“奖励那些一年中在音乐上真正有突出贡献和创造性的艺人或音乐”的诺言,这使许许多多真正为流行音乐做出贡献和创造的伟大的摇滚音乐家与这个世界上最权威的大奖一次次擦肩而过。如果你看到下面从未获得过格莱美奖的音乐家,你完全有理由去怀疑那些评委是否真的像罗伯特·希尔本所说的那样“他们是否都听唱片”。这些音乐家是:美国的西海岸冲浪的音乐开拓者“海滨男孩”(Beach Boys);黑人布鲁斯摇滚歌星查克·贝里(Chuck Berry)、萨姆·库克(Sam Cooke)、胖子多米诺(Fats Dominos)和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黑人灵歌演唱组“四尖子”(Four Tops)、黛安娜·罗斯、“至高无上”(Supremes);民歌摇滚的融合者“飞鸟”(The Byrds);迷幻摇滚的经典“大门”、“感恩而死”、“杰斐逊飞机”;吉他大师吉米·亨德里克斯;白人布鲁斯摇滚经典乐队“精华”(Cream)、“齐柏林飞船”、“谁人”、白人布鲁斯女歌手贾尼斯·乔普林(Janis Joplin)、朋克先驱“性手枪”、“冲撞”(The Clash)、“拉蒙内斯”(Ramones)、埃尔维斯·科斯特洛(Elvis Costello)、卢·里德(Lou Reed)、“传声头像”(Talking Heads);还有“女王”(Queen)、杰克逊·布朗(Jackson Browne)、罗德·斯图尔特(Rod Stewart)、凯特·史蒂文斯(Cat Stevens)、“伪装者”(Pretenders)、范·莫里森(Van Morrison)、小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 Jr·)、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米奇·米勒(Mitch Miller)……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名单还会延长。所以,作家托马斯·奥尼尔在他的《格莱美的记录》一书便提出这样的疑问:“面对音乐,格莱美的标准是什么呢?”。今天,人们面对格莱美,或许不再考虑它承认什么音乐了,只能把它当成一个最权威的商业、娱乐性大奖来看待,可能更舒服些。

  马后炮的终生成就奖

  格莱美的评委们早就意识到他们的保守、落后和不足,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下个年度的评选中将功补过,亡羊补牢,而是另设一个毫无意义的“终生成就奖”。而且经常把奖杯授予那些已不在人世的人。活着的时候不认,死后追认,确实有些荒唐。这个奖设立于1962年,每次都要为几个人颁个奖。“滚石”乐队在1985年“荣幸”地获得了这个奖,在此之前,他们从未获过格莱美的任何奖项。麦克·贾格尔在接受此奖时说:“谢谢你们,这是你们的笑话。”很多音乐家已用不着再用一个什么奖去认可,他们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格莱美的此举无非是想给自己找回点面子。但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他们更没面子。

  美国人处处都显着自己富有,娱乐也是这样。所以,不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笑话格莱美,都是在培养人们奢侈的消费习惯,这些东西大都是看一遍或听一遍即可弃之一旁的东西,和快餐一样。唯有这样,娱乐产品的制造商才会让你去接受他们更多的产品,制造的机器才会不停地运转。应该说,国外对文化娱乐的操作相当成功,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把娱乐、文化当成商品去操作。对于像格莱美或奥斯卡一类的商业操作,大可不必迷信他们,获奖的不见得就是精品,没获奖的也未必就不优秀。其实从这两个学院的评选过程就已经看出其中的不科学和妥协性了。

  既然如此,我们说格莱美是一种化妆品的牌子是句笑谈。那么我们不妨这样说,格莱美是音乐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蹩脚的化妆品,它的作用是为了美化那些平庸的流行音乐,正如一种化妆品美化一个普通的人一样。

  唱片业最重要的一夜

  1955年的某一天,有五个人进入了好莱坞的一段很普通的街道的一家小餐馆里,他们在商量一件事,即在唱片界设立一个奖,鼓励那些每年在唱片界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和艺人。这五个人分别是来自当时的五家大唱片公司的企划人员:保罗·韦斯顿(来自Columbia公司)、劳埃德·杜恩(来自Capitol公司)、桑尼·伯克(来自Decca公司)、杰西·凯伊(来自MGM公司)和丹尼斯·法龙(来自RCA公司)。

  当时参与这个大奖的策划者之一的保罗·韦斯顿回忆说:“有一天,我们在谈这方面的事,当时没有想到把这个奖变成学院奖,桑尼·伯克想了一个好主意,他说电影、电视的大奖都是学院奖,因此,唱片业也需要有个学院奖。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设法先成立一个唱片界的学院机构,专门发这个奖。”他们想到了一个人,Columbia公司和唱片工业协会总裁吉姆·康克林,并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他,他非常支持这件事,并提出奖项设立上的一些想法。“我要求它是一个比较高水平的奖项”,康克林说。于是1957年5月28日,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技术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下文简称N·A·R·A·S)宣告成立,吉姆·康克林任院长。并确定了学院成员的构成。学院要求这些成员保持真正的学术性本质,除了不受商业压力的束缚还要通过他们的职责奖励那些伟大的音乐家。“我们要排除那些唱片公司的参与者”,韦斯顿后来对《格莱美脉搏》杂志说,“要把DJ、企宣和出版商排除在外。”

  1957年6月26日,学院在洛杉矶的贝弗利希尔顿酒店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根据一个叫瓦尔·瓦伦汀的人建议,这个学院奖奖杯定为一座老式留声机,它是由爱迪生发明,由哥伦比亚和维克多公司制造的,选用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并根据人们的建议把这个奖定名为“格莱美奖”(Grammy Award)。

  1959年5月4日,首届(1958年度)格莱美奖揭晓仪式在贝弗利希尔顿酒店举行,《重拍》杂志这样写道:“这是唱片业最重要的一夜。”有500人花了15美元一张的门票钱出席了这个晚会,有700名评委(学院的成员)投票选出了所设立的28个单项奖的获奖者。

  格莱美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唱片工业每年要抛向市场数千张专辑和单曲,如何从这繁杂的唱片中选出最好的音乐呢?格莱美奖在评选过程,基本上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比如,到了90年代,N·A·R·A·S已有8000名成员,但这8000名成员并非都有绝对的投票权,那些有投票权的成员将选出这一年中最有贡献和创造性的音乐家、艺人。但还有部分成员,包括DJ、企宣、出版商等在内的2000多名成员只有权推荐候选人,没有投票权,因为学院认为他们无法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去选择真正的音乐。具有推荐权的还有一些专业人员,如音响工程师、编曲人、乐评人。唱片公司在每一个单项奖上推荐的作品或艺人最多不能超过8个。而具有投票权的成员可以在10种音乐领域里选择1—5个领域,但每个领域里的单项都有投票权。投票是秘密的,然后根据投票的结果,从这些推荐的作品或艺人中取票数靠前的5位(或6位)作为被提名的候选者。然后再进行一轮秘密投票,根据投票的结果来确定各项大奖的得主。一般情况 ,提名揭晓在每年1月份公布,最终获奖揭晓安排在2月份,而且地点大都在洛杉矶。

  最重的格莱美奖项

  首届格莱美奖,只有28个单项奖,但到了1995年,40年间已增至近100个单项奖。首届格莱美奖,流行音乐占18项,古典音乐占8项,其它奖两项,随着格莱美奖的不断完善,在奖项的设立上日趋完整。至今已有26个领域的奖项(如乡村、节奏与布鲁斯、民歌、雷吉、拉丁、波尔卡等等)。但这么多的奖项中,含金量最多的只有四项:年度最佳专辑、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词曲和年度最佳新人。首届格莱美奖只设立了这四项奖中的前三项,到了第二届,增设了“年度最佳新人奖”。对于获奖者来说,获得“最佳专辑”和“最佳单曲”两项奖可能是最高的荣誉,它意味着唱片获得了最全面的承认。至于其它各类奖项,可称得上不轻不重。但它间接或直接给艺人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文/晓峰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