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52年,见证南昌这座英雄城市的嬗变历时3年多改造,于国庆首日竣工并正式开放
文/本报记者曹家骧
看点一:三个功能区
改造后的南昌八一广场形成了三个既相对区分、又相互呼应的功能区:
南部的纪念区。以八一起义纪念塔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型纪念广场,东西两侧对称种植的黑松,把纪念区与周边的道路和闹市隔离开来,形成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
中部的文化区。以围合式广场来展示八一历史文化,广场内设置8块军事题材的浮雕,背面是江西8个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浮雕;
北部的休闲区。以旱喷兼水幕电影和升旗台界定,中间的硬地则是市民活动区,可供观看水幕电影和举办群众性活动。
这样,南昌八一广场核心区面积由原来5万平方米扩大到7.8万平方米。
始建于1977年的广场主体建筑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塔高由45.5米抬升至53.6米;台阶宽度由68.8米增至76米;军旗由花岗岩改为“四川红”,更显颜色鲜艳;旗座下的图案由“万年青”改为“井冈杜鹃”,象征着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代代传;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更显光彩夺目。
看点二:军史青铜浮雕
从纪念塔往北便是金水河,长120米,宽14米的金水河,穿过两座宽5米的金水桥则是广场中部文化区。这里,以围合式广场的形式展示了新增加的8块八一军史青铜浮雕,浮雕每块长5.2米、宽2.2米,重3吨。按照“展示军史,凸显江西”的思路,再现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红都瑞金、万里长征、敌后抗日、解放战争和钢铁长城的历史画卷。
看点三:49米玻璃步道
这是一条军史的长廊,这里展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的闪光足迹——在广场南部轴线直通升旗台的方位,铺设了一条由透明玻璃构成的步道,整个步道长49米,宽4.9米,双层透明玻璃下面用32块微晶石白玉镌刻着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理论专家们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大事记。时间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步道的设计者还独具匠心地采取内透明照明的方法,晚上,步道里面能透出闪闪的光芒,成为广场的一个独特的亮点。
(本报南昌10月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