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后首个黄金周盘点——
故宫大赚 北陵一般 东陵较淡
【本报讯】(记者 马薇)今年“十一”黄金周是一宫两陵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黄金周。作为沈阳的旅游品牌,一宫两陵在黄金周里是否涨了人气?昨日记者从一宫两陵了解到,今年黄金周虽遇上两个冷天,但总体还不错,黄金周期间合计接待旅游者11万余人次,同比增加28.4%。
故宫:人气大增 收入129.1万元
舞姿惹人醉,锣鼓震天响,“八旗”迎风飘,左右侍卫来开道……今年黄金周,沈阳故宫的宫廷皇家礼仪表演真是让游客大饱眼福。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支院长介绍,这个黄金周,沈阳故宫的人气比往年增多了40%左右,7天接待游客达3.34万人左右,门票收入达129.1万元;这还不包括一天700-800人左右的免票。
北陵:客流一般 收入28.56万元
七天长假,北陵共接待了6.65万人次,平均每天客流量都近1万人,比往年客流量提高10%左右,门票收入28.56万元。北陵公园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照往年比不算最旺的。主要由于公园内的游艺项目减少了,所以人气也一定程度上受了影响。
东陵:游客略降 收入25.5万元
跟故宫和北陵相比,“十一”黄金周东陵的人气稍淡些,七天客流量只有1.01万人,这比往年还是略有下降的,门票收入25.5万元。东陵公园的负责人表示,其实今年黄金周安排的节目比往年还多:舞龙、舞狮、秧歌大赛、满族服装展演、少林武术共七项活动,而往年也不过三四项,今年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有些意外。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十一”头两天天气不好,东陵地处稍偏,游人不愿远行所致。
安全
10月7日是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据不完全统计,“十一”期间,全省共出动警力35万余人次,车辆近2.5万台次。今年的黄金周是历年来治安形势最好的一个假期。
仅有1起重特大刑事案
为了让百姓过一个安心的国庆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在节日期间,全省共立刑事案件699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6起。全省仅发生1起重特大刑事案件。
重特大交通事故为零
今年国庆期间,辽宁省各市公安交警部门实行全警动员,始终战斗在交通安全第一线,强化高速公路、市内主要街路和“事故黑点”管控,重特大交通事故为零,实属历年来所罕见。
没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今年是国庆55周年,各级公安机关加强了对商业网点、车站、码头、机场、旅游景区的巡控力度和密度,确保了各大商场、旅游景点、娱乐场所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各单位没有发生任何重特大生产责任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
事故沈阳55年来最少
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沈阳市交警支队1800余名交警没有休息,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确保了“十一”黄金周期间沈阳市道路畅通,经过全体交警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55年来事故最少的“安全周”。
本报记者 朱格萱 实习生 刘剑 主任记者 杨博
商业
昨日是“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沈城的大街小巷仍然人潮涌动。众多有备而战的商家迎来了流金淌银的七天,不俗的战绩让沈城商家乐欢了天。据初步估算,仅沈阳10余家大型商场一周的营业额达到近3亿元。酒店、餐饮、娱乐等行业也都迎来了火爆的场景。
商场进账火透了
虽是长假最后一天,可沈城商业旺销势头不减。昨日记者在中街见到,随处可见提着大包小袋匆匆而行的顾客。新玛特、商业城、兴隆大家庭等商场,顾客数量比平时翻了一倍多。不少顾客疯狂出手满载而归。新玛特里一个收银员笑着告诉记者,从10月1日开始,商场里顾客多得让她“数钱都数得手软了”。一位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正是换季季节,很多外地来沈游客也不放过在沈逛街购物的机会,商场客流量和销售量自然水涨船高。
餐饮旅店乐翻天
用“国庆七天乐”来形容沈城大小酒楼饭店是再合适不过了。昨日记者从玫瑰大酒店、好来屋、安泰酒店等七八家餐饮企业获悉,“十一”期间,蜂拥而至的客人、接二连三的婚宴,无不令众餐饮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好来屋大酒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往年黄金周相比,营业额上升了约30%。
同样,沈阳各旅游饭店入住率也有所提升。沈阳丽都喜来登大饭店王主任告诉记者,“十一”期间喜来登客房总体入住率约为50%,其中2日至4日为入住高峰期。高登酒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十一”入住率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
家电销售全线飘红
国庆7天,家电销售异常火爆,商家卖得过瘾,消费者买得“酣畅”,家电销售全线告捷。
昨日,国美销售部经理透露,国美家电销售额同比上升40%。截止到7日,仅电视就售出8000多台,期间等离子电视卖得最好时,一天能售出100多台。
据介绍,国庆这几天,清高及平板占据彩电销售主流,其中等离子、液晶、背投等高端彩电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另外,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成抢手货,索尼等品牌机型出现断货现象。伴随着家电高频率的更新换代,消费者瞄准了新款时尚的产品,相比之下功能落伍的经济实用型家电卖场显得冷清了。
主任记者 刘巍 见习记者 殷雪
半条中街死而复活
10多个红红的跨街拱门自西向东排开,每家店的门前都有促销活动,逛街的市民人流如织……这是“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在沈阳西中街路上亲眼目睹的火爆热闹场面。
而这种火爆场面对于西中街而言,已经有好些年没有见到了。
魅力重现
各大名店抢滩西中街
今年初,沈阳中街打响了全面改造升级的战役,首场战役就是率先启动改造“西中街”。这则消息一经媒体发布后,引来了众多商家的关注,一些闲置楼宇相继启动盘活。位于西中街1号的东祥金店,以“爱情专卖店”的全新形象拉开了西中街改造的大幕。之后,家电零售业航母——国美电器则将闲置多年的紫金商厦全部盘活,成为中街的“家电大王”。而就在“十一”之前,萃华金店将其总号选择在西中街,共注资1亿元。
与此同时,嘉濠商厦、正昌太阳广场也被众多商家看好。
披金戴银
西中街成东北“金街”
西中街从东至西都已经“披金戴银”,堪称东北第一“金街”。截止到目前,在西中街这条不到400米街两侧,金银珠宝店已达12家,平均每30多米就有1家金店,金店布局密度之高堪称全国之最。而且,这些金店销售额今年以来正在成倍增长,东北第一“金街”已初见规模。与此同时,在这条街上,婚纱摄影店也达到8家之多,并且与金店相得益彰。
交通调整
单行路对西中街有利
变成单行路会不会给刚刚“复活”的西中街带来不利影响?昨天,中街地区管委会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制约西中街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交通混乱的问题,如今改变不仅不会造成影响,而且还会极大地推动西中街的发展。
因为,西中街不仅解决了交通阻塞的问题,而且可带来人流的有序增加。
背景资料: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沈阳启动开发西中街,嘉濠商厦、紫金商厦、太阳广场等数座大型商场纷纷建成,再加上原有的多家金店,以及相继进驻的多家婚纱影楼,西中街繁荣一时。1994年,有关部门更是将西中街规划为“金银珠宝一条街”。但好景不长,由于调控不够,许多进入的企业都是开发商,根本没有经营商业的经验,很多商厦经营不长时间就陷入困境。嘉濠商厦、太阳广场和紫金商厦纷纷闲置,不得已只能将局部商铺对外出租或转让经营。主任记者 郭强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