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年代:1954·徐贻庭
导视
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困难却屡屡创造神话
一次面对各种艰难的大胆尝试
终于把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推向了蓝天
他参与和见证了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
在回忆中
《面对面》将重回那一段岁月
重现青春的火红
精彩对白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再去看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像个神话一样
徐: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很想在自己手上造出飞机来。
记者:遇到什么难题呢
徐:飞机制造的一套工艺是不简单的,我们一点也不懂。
记者:做不出来怎么办?
徐:非常非常,这四个月是很紧张很紧张的
记者:并没有人逼你们,这种压力从哪儿来?
徐:那个时候好像能够参与这个事情是很光荣的
记者:设计图纸是人家的?
徐:静力试验设计依据的资料一点也没有
记者:能叫是我们自己自行打造的吗?
徐:飞机本身的零件全部我们做,一个也不落
记者:怎么理解第一架飞机的意义呢? 徐:通过这架飞机制造,我们掌握了飞机制造工艺
个人简介:
徐贻庭,1926年生,江苏常州人
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车专业
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空军,任空军第22厂设计员
1951年起,历任洪都机械厂工艺装备设计组组长、工艺科长、总工艺师、总工程师、厂长,参与设计和制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以及初教6、强5、运5、歼12和K8等一系列飞机。
正文:
解说:1954年7月4日,在江西洪都机械厂的飞机试飞场上,一架初级教练机经过短暂滑行后冲上了天空。这次飞行很正常,正如在这个跑道上经常进行的那样。可是,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一飞,却作为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开端事件被记入了历史。这架被命名为初教五的飞机是完全由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几个月后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毛泽东在评价这一次飞行时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火红的年代1964 原公浦
短片:
他曾是是上海的一位普通工人
身负机密使命来到戈壁荒漠
原公浦:我们去了以后,不是你去干车工,或者干你专业,或者将来你要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有嘛干嘛。
惊心动魄12小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部件
在他的手中诞生
这个产品就从这个卡具上头掉下来。当时这个头“轰”地就像炸了一样,但是我当时马上就清醒过来,赶快用手去抱这个产品,
四十年默默无闻依旧无怨无悔
原公浦重新揭开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
精彩对白:
王志:第一次接触真正的铀的时候你不紧张吗? 原公浦:当然紧张了。只允成功不允许你失败,失败了以后对国家造成的损失那是不可估量的。
王志:精确到什么程度? 原公浦: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王志:三层乳胶手套对保护有作用吗? 原公浦:应该有作用,但是你要发生事故的话那就不起作用了。
王志:这个工作肯定是重要,但是就像您说的也是有风险的。 原公浦:这种危险实际上是被另外一种崇高的理想所替代了。
人物介绍:
1934年出生。
1960年5月在中国第一个核试验基地任机械加工班副班长
1964年5月1日,加工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
1991年返回上海
正片
解说: 1964年10月16日,就在新中国刚刚度过15岁生日的时候,一团巨大的蘑菇云伴随着一声巨响在中国西部荒漠升起.中国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了,这个消息让刚刚熬过三年艰难时刻的中国人精神大振。而这声巨响对原公浦来说意义更加不同,因为当年正是他亲手加工了这枚原子弹的铀235核心部件。四十年过去了,这段记忆让花甲之年的原公浦依然激动不已。
火红的年代:1974-施燕华
导视:
她,从事了四十年的外交工作,目睹了1974年邓小平在联大的报告
施燕华:他讲完话之后,一坐到座位上,整个会场基本上都空了,都排队要去跟他握手,要祝贺他。
她担任过中央领导对外活动的口语翻译,亲身感受着中国外交的变化
施燕华:作为外交官最开始工作的天地就很小,到后来天地越来越宽了
《面对面》国庆特别节目《火红的年代》走近施燕华,听她讲述自己的外交经历
新闻频道十月三日播出,敬请收看
人物介绍:
施燕华 64岁
1965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
1971年成为中国首批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目睹了邓小平74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
1975年回国,担任中央领导对外活动的口语翻译
曾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 中国驻卢森堡大公国大使
现为外交部英语专家
在外交部工作了近四十年的施燕华,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美国的外交官,当时中国刚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
作为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成员,施燕华亲身经历了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变化。
记忆•1984•张志
解说:
1984年的10月1日无论对全体中国人还是对21岁的张志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国庆节。那一天,共和国迎来了她的35岁生日。参加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的张志和他的同学们在天安门广场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条幅。一时间,举国为之震撼。直到今天,这一瞬间还停留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而对于已经41岁的张志来说,这一瞬间已经成为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00:00:16:00
记者:好像一幅照片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了,我不知道你作为当事人来说,你现在看到这个照片的感受是什么?
张志:每当我看到这个照片的时候,依然是感觉到非常的激动,当时的那些情景可以说是历历在目,因为我觉得这个照片记录里了一段历史,记录了一段人民的心声。
记者:你们是用什么心情来参加这种国庆的游行呢?我们好像小时候看电影举着鲜花去欢迎国外元首,但你们已经是大学生了,马上就毕业了。
张志:而且还都要准备考研究生,很多同学都还准备考试,一方面来讲觉得比较辛苦,确实比较辛苦,练走队等等。另一方面也觉得35年大庆能够参与,有一种自豪,有一种荣誉感,能为国庆做一点贡献,大家还是有这种荣誉感。
记者:但是可能跟50年代、60年代的人相比,国家、国庆这种概念,我不知道北大的学生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00:08:27:00
张志:国庆当时其实挺振奋的一件事情,因为那一年84年好像也是奥运会,B5中国的第一块奥运金牌,让大家感到非常振奋,84年的女排,奥运会的冠军。
记者:三连冠?
张志:对。给整个国家的整个民众带来非常大的这种快乐,也带来很大的这种自信。民族的那种自豪感非常非常的强,大家自发地去游行,我记得同一时代还有一个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都是那个时代出来的。01:31:16:05 在这种民族的激情的情绪下,这些学生受到这种感染,那么他们为能够参加这个游行而感到自豪,也愿意在这个游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火红的年代1994年•苏明娟
这是一双感动过无数人的眼睛
这双眼睛牵动了一项声势浩大的爱心行动
01:37:56:00 “希望工程”它是帮助很多孩子实现他们心中理想
她因为一张照片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数百万孩子因为一项爱心工程改变了命运
01:00:55:00 我觉得我们是国家的孩子
“希望工程”历经风雨15年
当年面临失学的“大眼睛”姑娘已经长大成人
《面对面》为您记录苏明娟身上正在发生的历史
00:01:38:07 记者:当时这个照片是怎么拍下来的呢? 苏:我完全没有任何的印象。 记者:以前照过相吗? 00:09:21:15 苏:应该算是我15岁之前我照的唯一的一张照片。
00:14:44:0
记者:从当时你来说为什么要读书呢?
苏:就是要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00:34:29:07
记者:它到底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00:41:49:18 苏:我现在所有的成就都是希望工程带给我
01:37:56:00 记者:如果照片上不是你还有这个效果吗? 苏:我觉得希望工程的存在是必然的,
苏明娟:安徽人,1983年出生
1991年她上学的照片被媒体发表
1994年她的照片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1999年被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授予“全国希望之星”称号
2002年考入安徽大学
1994年,这张印数超过一亿张的“希望工程”宣传海报贴遍了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海报当中的“大眼睛”姑娘成为那一年中国人最熟悉的面孔,伴随着这双大眼睛,“希望工程”在1994年受到了全所未有的关注。
刘翔:中国速度
导视: 他是追风的少年
破纪录、夺金牌,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刘翔:当时我下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哭了。 [2]
他是新生代运动员,
夸张的动作,自信的笑容,演绎着细腻的情感秘密
刘翔:第一次,也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次。[12]
面对面,刘翔畅谈荣誉背后 事业与生活的双重挑战
新闻频道, 播出,敬请关注
人物: 刘翔 1983出生
1999年开始跨栏运动生涯
年获得全国冠军
年获得亚运会跨栏冠军
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世界冠军
精彩对白:
记者:它对中国田径到底能有多大的影响?[13]
刘翔:能够证明给他们看我们并不输给他们。[11]
记者://对你会有压力吗,// [6]
刘翔:就算他在,他也会输给我,而且输的心服口服。[4]
记者:每个女孩子都说我爱刘翔。[9]
刘翔:喜欢我就可以了,爱我就不要了。[2]
记者:有什么样的期望吗?[9]
刘翔:再加上爱情的力量,我就会飞过终点。[9]
记者:前面还有目标吗?[14] 刘翔:我相信我还可以参加至少两届奥运会, [14]
正文:
解说:2004年8月,跨进新世纪的中国在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再次创造了奇迹。21岁的小伙子刘翔,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中,以完美的跨越,旋风般的速度冲过终点,获得奥运冠军。同时他的成绩也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这是中国,甚至亚洲选手在奥运会短距离项目上首次获得金牌。而他自信、灿烂的笑容更让一些媒体惊呼:刘翔的夺冠预示着新世纪的中国速度。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