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0月8日电(记者姚玉洁)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可谓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在消费旺盛、需求增长的背后,算一算另一本账,就会发现“黄金周”这种集中休假的方式有待转变。
行路难,住宿难,是大多数长假出游者的直接体验。记者9月30日从南京经沪宁高速公路去无锡,购买下午2点40分的票,因为晚点,3点20分才发车。交通拥堵让车辆举步维艰,一个小时后,车辆驶上高速,但面临的是望不到头的汽车长龙。5点半,大巴仅仅在高速上挪了40公里。平时2个多小时的车程,走了6个多小时才到。
交通拥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增加了能源消耗以及司机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上海交通高速客运公司总经理陈鸣九向记者诉苦:沪宁高速的堵车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公司的运营,乘客对公路客运的信任度下降。
超负荷接待游客给景区带来了破坏,生态脆弱的西部和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更经不住蜂拥而至的滚滚人潮。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旅游信息通报:10月3日曲阜三孔接待游客8.2万人次,超过核定最佳日接待量的37%;乌镇全天接待游客2.35万人次,超过核定最佳日接待量的135%。10月4日,北京的故宫、八达岭、颐和园、定陵、雍和宫、凤凰岭等旅游区(点)均超过了核定最佳日接待量;五台山接待游客超过最大接待量61.71%;玉龙雪山接待观光游客超过核定最佳日接待量高达94%。
如果算上长假期间政府为保证交通和安全所调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长假的“成本”还要进一步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举国集中休假的体制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分时度假的方式,更有助于平衡黄金周供给不足、平时供给过度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