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2002年开始,“领导下访”这个新词开始出现在媒体上,不言而喻,它所对应的是“群众上访”这个现象。群众上访是带着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去寻找公道,而领导下访自然就是带着政策和法律去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群众上访的成本很高而收益相对较低,而领导下访的成本很低,收效却非常显著。新华社的报道称,浙江省一位主要领导下访基层,一天之内就当场解决、交办群众上访问题206批378人次。单看这个数字不免感到枯燥,但是想象一下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就不难理解,这位“主要领导”只用了一个工作日就为多少老百姓解决了切身难题。
领导走向基层去解决问题,算不上什么创新,只是向着“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的回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各级领导干部端坐衙门,周旋于会议和文件之间,不知不觉中就忘记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基层矛盾的尖锐性和社会利益调整所带来的局部动荡。干部作风的懈怠导致了政府功能的缺位,以至于广大基层地区的各种矛盾不断积累,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发生。为了应对群众上访的高热不退,某些地区发明了“截访”的做法,但是这种乱服退烧药的行政行为不仅不能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在这样的情形下,“领导下访”这个词汇的“发明”,以及高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的行动,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务实的政治智慧。
领导下访为什么能够事半功倍呢?因为领导给基层带去了两样东西:政策和压力。政策是给予群众的,压力是带给干部的。一位退休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领导下访就像在干部的穴位上“刺了一针”,他们的麻木和懈怠消退了,办起事来“快刀斩乱麻”。这里所谓的“穴位”,一是指“官本位”思想,一是指“官僚作风”,只要清除了这两大弊端,群众的诸多实际困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当然,领导下访也有一定的局限,因为它的效力不是来自于制度,而是得益于少数领导的权威。此外,领导出门难免前呼后拥,给基层带来各种负担,领导能够“光顾”的地区也很有限,靠领导下访解决群众的问题难免挂一漏万。从长远看,要实现“执政为民”这一目标,还要从基层社会的法治化抓起。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