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今日(10月13日)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据省劳动保障厅近日对珠三角八市及河源、清远、韶关、云浮、肇庆、汕尾等市1138家缺工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广东部分企业存在用工有缺口,缺口较大的普工工种是车缝、机电装配、包装工和服务员等,技工工种是模具、数控机床、汽车涂装、组件、电子测试及机械维修工等,但广东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广东不存在“民工荒”问题。围绕上半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等热点问题,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召开了2004上半年省级劳动力市场供求暨企业缺工问题分析评估会。劳动就业专家、学者和部分地市代表在会上围绕上半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状况,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部分企业缺工”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东不存在“民工荒”问题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广东劳动力供给总量是5590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100万人,目前尚在农村需转移就业的有500多万人,外省入粤务工人员约1600万人,两者合计7190万人。从劳动力供求双方来看,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是0.94,与2001~2003年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0.75、0.94、0.95相比基本持平。
另据省劳动保障厅对珠三角八市及河源、清远、韶关、云浮、肇庆、汕尾等市1138家缺工企业进行的调查,缺工企业65%集中在珠三角八市,78%属加工制造行业;76%属私营、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缺口较大的普工工种是车缝、机电装配、包装工和服务员等,技工工种是模具、数控机床、汽车涂装、组件、电子测试及机械维修工等;缺工对象以18-25岁年龄段为主,占缺口数的80%;有79.88%的缺工企业要求招用女普工。
因此,专家、学者认为全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缺工只是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力供求的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解决,广东并不存在“民工荒”的问题。
企业缺工主要原因
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目前,广东部分企业存在用工有缺口,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五点:
一是部分企业工资待遇偏低,缺乏吸引力。据调查的企业反映,月工资700元以下的招工都有难度,超过700元到1000元可满足需求,1000元以上随缺随招,求职人员也较多。在市场调节就业的情况下,工资水平高低成为企业招工难易的主要因素;
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2002年全省劳动力市场需求111.51万,2003年166.04万,2004年一季度达到51.53万;
三是劳动力供求错位,加剧缺工矛盾。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性别、年龄、素质方面的错位;
四是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导致劳动力分流。特别是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经济快速发展,使劳动力呈现多极化流动;
五是权益保障不到位,员工有后顾之忧。如超时加班、拖欠克扣工资、不签定劳动合同、不购买社会保险等。
要缓解部分企业缺工问题,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环节入手
政府方面,一是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大力气搞好劳动力资源和岗位信息收集,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制度,建立完善覆盖全省甚至华南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外省驻粤劳动办事机构在劳动力输入输出的组织指导作用,减少盲目性,提高招用工的组织化水平。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业确立合适的工资水平,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二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满足企业需求。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和财政投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长、中、短期多形式的培训,特别是组织他们进行投资小、见效快、培训面广的3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解决企业对技工需求。三是做好劳动者权益维护,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针对权益保护突出问题,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严肃查处企业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消除员工后顾之忧。
企业方面,关键是“八个字”即提高、规范、改善和创新。一是根据实际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对企业招用工起到主导作用。适度提高企业工资水平,增强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规范招用工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自身招用工行为,严禁超时加班,依法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和加班费,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三是改善用工环境,拓宽招聘渠道。企业要充分认识、正确评估当前和今后招用工形势,积极改进生产条件,优化用工环境。要改变过去“坐着等”、厂门口贴广告、以老带新等方式,拓宽招聘渠道,充分利用各地劳动力市场、职介服务机构和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省内省际劳务合作。四是创新思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要根据需求,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短缺技术工种人员在岗培训。同时要创新思路,通过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培训用工一体化。(编辑:李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