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张明新)此间一连五天的“二00四年科技产业现况与市场趋势研讨会”今日落幕。参与“产业技术资讯服务推广计划”(ITIS)的多位台湾专家学者回顾今年台湾各产业的发展主轴,为二00五年发展趋势把脉。他们在提醒业界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对进一步开拓大陆以及国际市场提供了许多攻略。
新兴产业:联合开拓下一波次市场
新兴产业方面,“资策会”产业分析师江芳韵谈到,台湾资讯硬体产业全球生产地中,二00三年位于对岸的产值占整体的六成五,今年预计达七成。随着电脑及周边产品市场利润日趋低下,发展信息家电(IA)产品已成为必然。但台湾厂商的IA产品前端创新管理(OIM)能力不及日本。这方面,两岸人才结合有优势。“工研院”研究经理张淮杞认为,大陆3G时代即将来临,本土厂商面对更高阶智能手机的技术冲击,通讯产业面临重新洗牌,台湾业者可正式推出自有品牌,攫取次世代手机市场机会。
软体领域,两岸同文同种,合作机会理应更多。“资策会”产业分析师周树林呼吁台商把握大陆宽带用户增多、数字游戏和音乐市场增大的趋势,精进开拓,改变“韩流”为主的格局。该会电子商务所杨仁达也指出,跨国厂商抢进大陆,开发嵌入式软件、安全软件、中文作业平台的外委托市场,台商不应忽视。
在分析集成电路(IC)领域的市场机会时,“工研院”产业分析师简志胜认为,大陆IC市场年增率超过两成,但自给率也不及两成,台湾芯片设计业与代工业仍有五倍的领先。但两岸半导体市场都在积极扩充产能,为供需不平衡埋下隐忧。台湾IC业要发展,与大陆业者的竞合是关键。大陆市场理应成为台湾品牌走向世界的跳板,台湾业者的国际竞争经验与大陆当地品牌业者的配合,可使双方双赢。
传统产业:提高与跨国企业竞争力
在石化、纺织、机电、钢铁等传统产业领域,“工研院”的几位产业分析师也认为,庞大的大陆市场成为台湾经济命脉的新腹地,西进大陆对部分厂商是必然选择。
中国大陆市场已成为全球石化业者必争之地,大陆实施宏观调控后,市场环境转为正常,姚东兴建议台湾当局考虑放宽石化上游业者赴大陆投资,以提高竞争能力。纺织产业依然是台湾首要创汇产业。虽然面对大陆的有力竞争,但黄玲娉仍认为岛内业者应维持与大陆的互动关系,因应产业转移的全球化趋势,向跨领域整合型新兴纺织品发展。
陈建任指出,钢材是现时大陆经济发展阶段的必要材料,台湾钢材对大陆出口占整体出口的比例已从一九九九年的百分之三十八提高到去年的百分之六十二点七。目前大陆热轧、冷轧等平板类钢材行情又已恢复。两岸钢铁贸易后市依然乐观。
全球汽车产业界决战中国大陆,石育贤指出,台湾零组件业者可寻找代工机会,及早与具潜力的汽车集团达成策略联盟。大陆主要城市“禁摩”后,台湾机车业者可开发电动自行车、代步车市场,扩大销售通路。刘信宏表示,大陆汽车工业相关生产机械供应商中,前有日本占先,后有韩国追兵。台商还在以量居中的状况。还应从设计理念与资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提升。
此外,在生物技术、食品饮料、机电产品、家用电器等领域,多位岛内产学界人士也期待业者把握港澳与内地的CPEA机遇,正确因应,布局横跨两岸四地的产业链,形成最佳集聚效应,提高面对跨国企业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