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北部林区因点烧防火线,造成了点多面广的森林火灾 “防火”怎会变“放火”
“防火”变成“放火”,事属意外,但也有其必然性。据报道,点烧防火线前,已有人向上级提出,目前是秋防最关键阶段,加之高温大风,气候干旱,点烧防火线十分危险。但是这些建议没被采纳。更重要的是,这次点烧防火线的时间,正处于森林防火戒严期。按规定,没进入戒严期,可以点烧防火线,戒严期内禁止野外一切用火。
俗话说“水火无情”。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按规定操作,后果立即显现,火会马上让你尝尝厉害。但有不少盲目决策和违法操作,后果却不是这样直接、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寻找出现这些问题的“病根”,不放过任何一次剖析“放火”事件的机会,深刻反思。
“放火”是出于“防火”的好心,在这次大火中是明摆着的事实,林业管理部门不至于蓄意放火。但结果怎样呢?大火发生后,面对满目焦黑,林业工人非常气愤。他们说:在戒严期内如此大面积点烧防火线,相当于纵火!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决策者作决策时,不会出自恶意,然而,最后的结果,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因此,对于这种“好心”带来的后果,该追究责任的同样要追究责任,绝不应该姑息迁就,这是总结教训的题中之义。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盲目决策和违法运作行为危害性的重视程度。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用制度防止盲目决策和违法行为。同时建立起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避免再出现“防火”变成“放火”的怪事。
人民日报(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