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 | 2004-10-2308:04:42 | ) | 来源: | 长江日报 |
|
|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的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品牌。在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今推出《聚焦武汉文化产业》专栏,报道市新华书店等文化产业品牌所取得的成绩,为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有着54年历史的武汉市新华书店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人还是那些人,业绩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总销售额由1999年的1.6亿元提升到2003年的2.7亿元,年增速超过20%;
固定资产总额从1999年的3500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6000万元,增幅超过70%;
库存从2000年的1亿多册,压缩到目前的8000万册,进货成本下降了8个百分点……
从“你打你的锣,我敲我的鼓”式的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连锁经营、设置专业连锁店,读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陈旧的店面装修一新,书架的摆放更人性化,营业时间延长到了晚上8时。
企业改制,没将一名员工推向社会
改制前,武汉市新华书店是一个有着500名离退休职工的国有企业,书店经营好坏与在岗职工无关,年复一年过着“吃不饱也饿不死”的日子,发展步履沉重。
在改制的过程中,新华书店没有将职工买断工龄下岗,而是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变“减员增效”为“稳员增效”。
用总经理李兵的“名言”:用今天的员工做明天的事,通过做大企业来创造更多的岗位,对不适应现有岗位的员工实行内部转岗,不将一人强行推向社会。现有的1600多名员工中,除有极少数人自愿要求提前内退以外,员工队伍基本上没变。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进入新公司,员工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摆在总经理李兵面前的是“如何让老体制下的员工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培训员工成为有效的途径。
新华书店聘请武汉大学商学院专家对全店中层干部和有大专以上文凭者进行培训,让他们逐渐掌握现代商业运作的基本理念。单位对提高学历者予以重奖,近两年还引进70多名大学生充实到各个岗位。几个回合下来,员工“充了电,换了脑”。一些职工过去只爱拉家常,现在开口都会BPR、OEC等专业术语。
此外,他们打破了以往那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局面,建立并完善了市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的岗位确定考核内容,做到绩效与薪酬挂钩,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细化图书品类,走专业连锁的道路
武汉市新华书店自2000年始走上发展快车道,其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市级店第5位。“以连锁经营为突破口,实现经营机制改革,使书店应对市场的能力逐步加强。”总经理李兵一语道破其中秘诀。
市新华书店推行经营机制改革,取消了各区级店独立法人资格,将城区内分店整合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企业,并对功能重新定位,将图书分为更为精细的14小类,并设置不同的专业连锁店。
为了在连锁经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他们对主营业务的进、销、存、调、退五大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合理化改造和优化,使之更能适应市场变化快的要求,并据此重新开发和设计出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ERP管理软件。
在连锁之初,针对市店所属各卖场几十年如一日的陈旧状态,他们提出了分步装修改造的计划,以提升新华书店的品牌。
从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江汉路、民主路、青山、大学书店等门市部分别进行了改造,并在各门市部全部装上了空调,为读者营造舒适的、人性化的购书环境,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大大缩短了书店销售淡季的时间,提升了销售,重新唤起了读者对新华书店的信心。
同时,经过认真分析武汉市图书发行的基本格局,提出了基本完善武汉市店网络布局的构想,迅速抢占了光谷书城、销品茂书店、百步亭书店、世贸书店、新世界书店、武大书店、江大书店等战略要点,为提升新华书店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岁末到今年初,短短一周时间里,武汉市新华书店又将大学书店“变脸”成为市外文书店;5天后,又挂牌成立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物流体系,加快新书上架速度
在细分市场、推进专业连锁的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新华书店构建了从“进”到“销”的专业化分工的基本作业程序,并建立了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在原储运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过两三年的改造和改进,对市店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基本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零售配送的需要。新书上架速度由过去的储运站时代的半个月以上,缩短到了物流中心建立时的3至7天,通过流程
改造,现在已达到了24小时上架的要求。
2002年6月份,新华书店决定购地48亩,建设武汉市出版物物流中心。
根据设想,这是一个能够实现单品种管理的精细化物流中心,以市内40多个销售终端形成的商流带动物流的发展,通过精细化物流降低市店的运作成本。事实上,该物流中心在今年3月投入运营以后,将市新华书店的出版物年配送分检量提高到10亿元以上,物流辐射半径可达500公里。
目前,武汉市新华书店连锁配送网点从1999年的19个发展成为如今的43个,除了在市内家乐福、中百连锁超市和襄樊、鄂州、沙市等外地进行尝试外,最远的延伸至广东东莞。(记者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