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10月26日,宁波市江北区一化工机械厂内。随着一根混凝土浇注的大石块露出地面,在场的工作人员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是围观者中也有胆小的人,他们迅速离开现场,生怕什么东西会突然袭击过来。
原来,石块里存封着一枚叫“铯-137”的放射源。为了它,当地公安、环保等有关部门已经整整寻找了一年。
这是全省环保部门“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行动中的一幕。该行动从今年4月开始,系全国统一部署。浙江省环保局辐射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各地目前共有多少家涉及放射源单位、有多少枚放射源还在统计阶段,不便透露。“但浙江省作为一个放射性物质应用大省,数量是绝对不会少于江苏省的。”
江苏有多少枚放射源呢?据当地媒体报道,江苏省涉源单位至少有上千家,放射源数量超过了4000枚。
1立方米混凝土里裹着黄豆大小的放射源
1985年2月,宁波市江北区一化工机械厂曾将一枚废弃的放射源“铯-137”埋藏在厂区地下。没料到,这一埋竟然是近20年。而厂里的知情人对此也总是提心吊胆。
去年10月,厂里曾组织十多名职工,在厂区周围的空地展开地毯式的人工挖掘。但由于物是人非,始终未能找到放射源的确切位置。不久前,无意中找到的一本笔记本才让寻找活动柳暗花明———笔记中记录着当年放射源埋藏的详细情况。
10月26日上午,在宁波市公安、环保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厂方再次组织员工动用挖掘机,在距该工厂后门约一米左右的空地上挖掘。在向下挖了1.5米之后,一块1立方米左右、表面用砖石混凝土加固着的正方体显露出来,“铯-137”就在其中。
据厂里的老员工介绍,当初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埋设放射源时,先把它放进一个拳头大小的铅罐里,并在铅罐外面套上了一个钢瓶,最后再用砖石混凝土加固钢瓶。“那枚废弃的放射源其实也就一颗黄豆大小。”
个小杀伤力大
一颗黄豆大小的放射源缘何会引起环保、公安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放射源应用于工矿、建筑、化工、纺织等行业。它们体积一般都很小,装在特殊设计的专用容器内。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的放射源并不可怕,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而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放射源则是最可怕的,它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却会破坏人体的细胞组织。
宁波市环保局固废中心有关专家介绍,铯-137是一种高辐射放射性同位素,有着极大杀伤力。如果渗入土壤,能在自然环境中残存几个世纪,甚至渗透到食物链中。而人体一旦受到其辐射,可能患致命性血液病,或者导致生出畸形胎儿或绝育。
所幸的是,经专家现场监测和鉴定,“黄豆”保存完好无损。当天中午,浙江省环保部门已派专人专车将这枚放射源运往杭州,进行集中处理。
要给每枚放射源发身份证
查到的越多,可能的隐患就越少,放射源今后的管理就越完善———这是此次清查的初衷。
据了解,此次清查主要还是为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放射源及放射性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查处放射源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处置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每一枚放射源都在监控范围内。
最后,环保部门还将对放射源进行编码管理,一个放射源配备一张终身的“身份证”。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有利于追踪放射源的去向,确保放射源不丢失;另一方面是,万一发现废弃放射源,可以通过编码找到责任人单位。
记者从宁波市环保局获悉,从6月开始截至目前,该市共发现有涉源单位86家,放射源393枚,其中闲置放射源13枚,废弃放射源17枚,其余的都在使用。
杭州也在查放射源。据杭州市环保局污控处介绍,杭州共有涉源单位196家,有放射源871个,其中备用、闲置放射源90枚,废弃放射源35枚。
据了解,根据事先部署,那些查出来的废弃放射源除个别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外,将统一由省里收取并处置。同时,闲置放射源也都将放在专门的库房里,以防遗失或泄漏。此外,尚在使用的放射源都将采取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
发现可疑物马上拨打12369
“其实,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早年废弃的放射源。”采访时,相关清查工作人员都这么说。
工作人员提醒,国家规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志,该标志为三叶电扇,黄底黑色图案,图案正下方并有文字注明“当心电离辐射”。因此,市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识别该标志,就可以尽量避免接近危险。
但是,最容易出漏洞的是,一些单位经过搬迁、转让、合并后,就没人知道原来使用的放射源放在哪里了。“许多放射源本身又都是些金光锃亮、煞是好看的玩意,如果没有警示标志,很容易会被人当成宝贝拿走。”
为此,工作人员告诫,如果市民发现那些体积较小却分量较重的金属罐(尤其是铅罐),千万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应该立刻拨打各地环保热线12369举报,“因为那极有可能就是废弃的放射源”。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