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周刊的时代正在来临。这是今天出席“中国新闻时政周刊的定位与发展”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的一致看法。
他们认为,近年来,在中国的传媒界,新闻时政类周刊正呈蓬勃发展之势。一些“老牌”的周刊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原始创业期,走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一些“新兴”的周刊正在大步跟进。在它们身后,还有一批周刊或已经在试刊,或正准备上马。
他们的论据是,随着中国“小康人群”的增加,社会“深度阅读”需求正在加大,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分析、数据支持和专家评论的兴趣日渐浓厚,而不仅是满足于了解新闻的只麟片爪。
在为庆祝《中国新闻周刊》出刊200期而于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办的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还针对目前期刊市场上新闻时政周刊走热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展江教授认为:在美国,新闻时政周刊都是发行量动辄数百万份的影响力非常大的主流杂志。在中国,判断一本新闻时政周刊是不是一本主流杂志,现在还不是直接看发行量,而是要看它影响的人群。比如《中国新闻周刊》的读者,大都是知识分子、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白领及传媒界的同行,属于“有影响力的人”,所以它已经步入了主流杂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则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对于信息的自由流动有非常强大的需求,而这种新闻时政周刊的出现,正是一种得风气之先的历史必然。这样的周刊,与早先的报纸和月刊都不同,它要求有敏锐的新闻时效性,又要有深度的背景报道、分析报道和评论。这样的媒体,在转型社会中应运而生,不但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而且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建立,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所以,这样的周刊与社会转型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做这样一本周刊,不是仅凭热情就能做到的,它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精神与技巧。
《中国新闻周刊》曾提出自己的办刊理念:强调国际视野,将中国的事情放在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下来衡度;坚守中国立场,站在坚实的中国土地上洞观风云,在国际媒体的激烈话语权竞争中,不人云亦云;追求原创诉求,深入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挖掘新闻背后的原始真相,坚持每一篇文章都是原创;秉承专业精神,它既包括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包含一套原则和价值观――独立的、不受任何成见约束的调查,公允的、实事求是的客观表述,以事实和真相为唯一蓝本的写作,将真理和正义视为终级目标的信仰等。
展江教授认为,新闻时政周刊的专业要求是很高的。它的表达方式应当与国际的通行方式接轨,即应该客观、理性、平衡、在严肃中不失一些大众文化的元素。他认为,《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些方面的注重和努力,是它取得今天的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上海大学的朱学勤教授,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的。他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我希望《中国新闻周刊》能够真实地纪录下我们这个时候的脉动,当我们将来的历史学家来写今天的历史的时候,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草稿。”
朱学勤更希望,各方人士能够爱护这本刊物,扶助它成长,允许它犯错误,让它在修改了自己的错误后变得更为成熟起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新闻周刊》刊出第200期时,它本身也正好经历在一个转折点上,它的刊名由之前的《新闻周刊》,日前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启用《中国新闻周刊》刊名。
这两个字的变化,对这本杂志来说意义特别。它标志着原来的《新闻周刊》,历经创刊的艰辛,休刊的困顿,复刊的曲折,正渐渐走向成熟,并希望承载起远大的目标――成为中国第一流的权威新闻时政杂志。目前,该刊与美国、欧洲的主要华文报纸合作,并在美国率先推出了《中国新闻周刊》报版,为国内媒体走出国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新闻周刊》出版200期庆祝酒会当晚也在钓鱼台举行。来自传媒体、知识、企业等各界的人士200余人到会祝贺。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