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地监督干部8小时以外“两圈”的活动情况,绍兴县纪委在省内首创了长假报告制度。据10月29日《都市快报》报道,今年国庆后,绍兴县500多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县属企事业单位副职以上领导干部都填写了县纪委发下的“长假报告单”,按报告单开列的7项内容向纪委汇报了7天里的度假情况,内容包括外出旅游、参加营运场所高消费娱乐活动、应邀参加各种庆典活动、接受三礼(礼金、礼券、礼卡)及贵重物品、向下属单位借用车辆以及其他重要活动等。
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它把反腐防线前移了一步,能部分地起到保护干部的积极作用,但其有个死结不易破解,即干部们是否有足够的诚信,能把假期内做下的违纪违规情况也如实向纪委汇报。譬如收了“三礼”(礼金、礼券、礼卡)及贵重物品,他能如实报告吗?这不等于向纪委自投罗网吗?自保是人的本能,会有多少干部向纪委自曝违纪情况?此项制度设计建立在干部们都是诚实的假设推理之上,故有很大的漏洞。
事实也是,综合1000多份报告单(包括五一长假),纪委有关人士称,从报告内容来看,未发现有违规行为。但情况真有那么乐观吗?县纪委表示,将于近期派人明查暗访,对报告单填写的内容进行核实(五一没查)。但调查得过来吗?面对1000多份报告单,且有那么多项目,只派出3到6组党员行风特约监查员调查得过来吗?如很多干部在栏目里只填了个“无”字,你怎么去查?我担心,这类调查只能是走过场而已。
此项制度的实施极有可能伴随着两种消极影响,一是助长干部们的造假风气,让干部们自觉学会“蒙”纪委的不良风气,二是纪委说不定会满足于报告单上所反映的未发现违规行为的假象,放松了反腐的警惕性。所以我说,长假报告制度并不是一剂反腐良方,假如把反腐寄托在这类想当然的权宜之计上,而不是通过制度建设着手,构建长效的反腐机制来遏制腐败,反腐成效一定是有限的。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