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在今年南京“十大文明和不文明言行”评选活动中,“破坏设施损公物”被市民评为最厌恶的十大不文明言行之一,昨天举行的第三十四期市民论坛就以此为主题进行。
论坛还首次走出演播厅,来到山西路市民广场,其中出席论坛的电信、市政、电力、自来水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不约而同向市民呼吁:爱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
一人统管近13万个窨井盖
姜新会是南京市政工程管理处窨井专管员,他一个人管着江南8个区,江北大厂、浦口的全市近13万个窨井盖。他每天的工作就是24小时随时接听热线,在两小时内及时处理窨井盖的丢失、损坏事件。他说,自己每天到晚上9点钟就必须睡觉了,因为电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响起来了。
据姜新会介绍,关于窨井盖被盗的投诉一年比一年多,2002年接到了579起,2003年增加到622起,今年到9月份为止,已经接到1300多个投诉了。他一天最多接到11起投诉,丢失的窨井盖多达十五六个。可恶的是,这些小偷偷去的窨井盖一般二三十块钱就卖掉了,而窨井盖的成本小的就要200-300元,大的要达到700-800元一个,一年就要为此损失上百万元。
电信局每年200万为破坏买单
据有关调查,60%的话机、话亭的损坏都是被外力和人为损坏的。昨天,南京市电信局公用电话部经理何起盛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目前全市的公用电话平均一个月有将近300万人次的使用量。而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市每年用于公用电话的维护费用达300万左右,而其中,正常设备零件更换维护只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电信局每年要花费200万元为市民损坏公共电话的不文明行为买单。
何起盛告诉大家,公用电话遭遇损坏的原因非常多,大多是因为心情不好,把电话当成“出气筒”,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蓄意破坏,拽电话线、砸玻璃的。另外,有些汽车的违章行驶也使公用电话亭遭了殃。至于所谓的插一张香烟壳里的锡纸就可以不花钱打电话的说法,何起盛认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这样不单不能逃费,后来的人也别想打电话了。
新庄立交路灯半年被盗60多套
不光是窨井盖、电话亭会遭到破坏,电力设施也难逃厄运。市电力公司保卫部的郑主任特意带来了一些照片,向大家现场展示电塔、电缆、变压器等被破坏的情形,其中记者看到最触目惊心的一张,是一名男子爬上电塔塔杆,正准备偷变压器的时候,被活活电死在上面的照片。
对电力设施被破坏的现象,市路灯管理处的奚晖副处长也很有感触。他告诉大家,新庄立交桥建好半年不到,就有60多套路灯被连支架一起被偷了,直接损失超过6万元。龙蟠中路上的电缆也是连连被偷,还有一些路灯被驾驶员开车撞坏,撞的人溜之大吉,修路灯的钱只能由路灯管理处来掏。据统计,平均每年光是因为路灯的电缆、整流器被偷或者被破坏,国家就要损失人民币近百万。
50年代卖废品要看户口本
针对如何爱惜、保护公共设施,在场的市民也踊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位老教师讲了这样一件趣事: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有个小孩拿了个铜灯到废品收购站,收购站的工作人员问他:这是从哪里来的?小孩说是自己家的,工作人员又说:你把户口本拿来!以这样一个事例,老教师提出,保护公共设施要从源头抓起,目前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显得不足。
而谈起这个问题,市公安局的姜纯公警官也很无奈,他说,从2002年起,国家就取消了公安局对收购站的资质管理,现在收购站只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了,公安局要管必须首先证明所收购的东西是赃物,由于举证的难度很大,公安局处于一种被动管理的状态,导致“事倍功半”。同时,姜警官也表示,今后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加大对破坏公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公物遭损与地域文化有关
南京大学政治系王云俊教授,是研究公共管理的专家,他对我市破坏公共设施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把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分成三类:非道德无意识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和挑战法律的、蓄意的破坏行为。王教授说,由于受到休闲文化的影响,南京市民的心态比较随意、豁达,如在平时,市民一般都不会去践踏草坪,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花坛的那边摔倒了,市民就会无意识地踩过草坪去扶孩子,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非道德行为。另外,社会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公共设施水平还有待提高等因素也是造成公共设施被破坏的原因。
最后,市文明办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后政府各部门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大对公共设施的监管力度,同时也呼吁市民要有主人翁意识,要爱惜公共设施,当发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时要及时制止、及时报警。文明城市的创建要从我做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记者 刘泱 实习生 吴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