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县城以南5公里处的十里店村,以前是一个“山上荒坡林木少,上下农田坡地多”,人均收入仅为298元的穷山村。列入“长治”工程后,这个村大力发展以花椒为主的小流域经济。如今,全村仅花椒一项人均纯收入1040元,收入3000元以上农户占总农户的50%,5000元以上的占20%,1万元以上的有25户,成为“凤县花椒第一村”。
自1989年以来,我省秦巴山区的太白、凤县、略阳、宁强、镇巴、商南、白河等13个县,相继被列为国家“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区”(简称“长治”工程)。15年来,国家投资近2亿元,在13个县269条小流域开展了“长治”一至六期工程建设。
据了解,15年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40平方公里,其中:新修基本农田4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86万亩,经济果木林73万亩,封禁治理152万亩,兴建各类小型水保工程5700多处。群众投入工日6800多万个,移动土石方8413万立方米。
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布设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尤其是大面积的荒山造林和对坡耕地的集中整治,加上推行生态修复和退耕还林工程,使流域内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2.7%提高到82.6%,治理区内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长治”工程坚持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突破口,实行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切实改善了秦巴山区脆弱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15年兴修基本农田42万亩,实现了人均1亩基本农田的目标,新修田间生产耕作道路1519公里。通过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项目区粮食亩产平均净增159公斤,粮食总产在耕地面积减少36.9%的情况下,反而增加25.3%。
土地利用结构大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大力发展杜仲、良桑、茶叶、板栗、核桃、花椒、银杏等经济林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绿色财源。15年新增经果林面积73万亩,人均达到1.16亩。另一方面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使粮经比例由9牶1调整到7牶3。随着基本农田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26亩,人均占有粮食由治理前的308公斤提高到526公斤,增长70.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708元增加到1468元,提高了107%;重点治理区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出区域总体增幅的32%。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流域内有173个村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迈入了小康示范村的行列,有5000户、3万余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走上了富裕之路。凤县、商南、白河等县还积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使1000余户、5000多名长期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移居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镇周围,解决了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经济发展慢的问题。
(本报记者 武盾 通讯员 杨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