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教了医托所依附的门诊部的“治疗”之后,记者采访了已经告别医托“职业”的陈洋。
听了几位看病者及记者的遭遇,陈洋告诉记者,医托在一些小型门诊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像黄小姐及记者这样被开出1000多元的医药费“真的还算是少的”。
陈洋介绍说,一般小型门诊部因为生意难做,常常会雇佣10至30个人来做医托。医托“上岗”前,门诊部会对其进行初步的培训,向他们讲述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教授他们如何掌握患者的心理,为他们顺利拉到顾客打下铺垫。
“我做医托期间,就曾经先后在3家医院、门诊部接受培训。因为一个医托不可能在一家医院、门诊部长期工作,面孔太熟了,就不容易让人上钩。而且,熟面孔老在人家大医院门前晃来晃去,大医院的保安会出面驱逐的。”她说。
培训告一段落后,医托们就被分散到门诊部附近的大型医院守候。上午六七点钟是大医院排队挂号的高峰期,也是医托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一般会分散在排队的人群里,或是专家门诊介绍的宣传栏前,与一些戒心不太强的人搭讪,然后自称与对方生过同样的毛病,逐渐取得对方信任,最后则亮出底牌:推荐对方到某某医院或门诊,并煞有介事地给出医生姓名等。
陈洋说,被骗去1000元左右的医药费几乎是最低的。许多被医托推荐到这些门诊部的患者,掏出的钱常常高达三五千元。一些患者即使没有严重的毛病,医生也会多开药品抬高药费;而一旦患者本身有病,则更难逃脱高昂的医药费。
此外,一些门诊部还会在部分没有明确标价的药品上虚抬药价,动辄几千元的医药费常常令患者蒙受巨大损失。“打个比方,一个只需花上500元钱就能治好的毛病,一旦到了医托以及与医托勾结的医生手里,怎么着也得吃上2000元的药。至于结果嘛,当然未必有500元药物的效果,因为那里的‘医生’医术实在不高明。”
医托们一天给门诊部拉来的生意,常常可以使其增加几万元“利润”,有时甚至高达七八万元。陈洋说:“按照惯例,医托与医生是平均分配利润的。比如说,一个被蒙骗的患者买了2000元的药物,扣除药品成本200元,再扣除房租、场地等经营成本400元,剩下的1400元,医托、医生一人一半。当然,能够与医生对半分成的医托,已经是‘优秀’医托了,地位是不一样的。刚入行的一般提成20%,随着经验将增加提成数量。”
以本市西郊某诊所为例,一名“优秀”的医托一天平均至少能拉到一名患者来此看病,那他一个月的收入将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