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徐惠芬
昨天下午,大英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汉娜·波顿向晨报记者证实,大英博物馆内的15件中国文物数日前被盗。据悉,警方已就此展开调查,并怀疑此案与一个月前在另一家伦敦博物馆发生的9件中国文物失窃案有关,甚至可能有私人收藏家在幕后指使了这两起中国文物失窃案。
盗贼来去无踪保安浑然不觉
“现在,警方正在对中国文物被盗一案展开调查。”昨天下午,大英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汉娜·波顿接受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10月29日上午10时至10月30日上午10时之间,大英博物馆东方展厅里15件中国小件文物被盗,“都是小件文物,其中包括发簪、耳环、一面唐朝的小铜镜……这些小饰品很容易携带,也容易被藏起来。”
据介绍,直到10月30日上午,博物馆保安才发现中国文物遭窃。当地警方称,这些文物被盗时,没有玻璃被打碎,警报器没有启动,也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所以窃贼很可能是在展厅对外开放时间,假扮成参观者,撬开玻璃橱柜的锁进行偷盗活动,最后再通过博物馆后门逃脱。“但是到底是谁盗走了这些中国文物,目前警方还没有确切的线索。”汉娜·波顿说。
所在橱柜未装独立报警系统
对于这些文物的价值,汉娜·波顿解释说:“我们不对收藏品进行估价,但是很显然,这些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
据介绍,所有失窃的文物均制作于公元700年至公元1400年间,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东方展厅的33号馆,该馆除展出中国文物外,还展出东南亚文物。
据了解,大英博物馆内的展览走廊和通道共长约4公里,保安每天都会来回巡逻,馆内还装有报警系统,但被盗中国文物所在的橱柜并未安装独立报警系统。
警方怀疑有藏家幕后指使
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案是否与一个月前在另一家伦敦博物馆发生的9件中国文物失窃案有关。警方怀疑,这两起中国文物失窃案有可能是受到某位私人收藏家的幕后指使。“我们已经就中国文物盗窃案与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馆联系过。”大英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汉娜·波顿这样告诉记者:“但是两件案子之间是否有联系还不能确定。”
10月4日,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馆发生中国文物失窃案。当天下午,几个小偷用工具闯入瓷器馆,盗走总价值约6万英镑(约80万元人民币)的9件文物。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英博物馆多次遭窃。1990年,一尊价值10万美元的17世纪日本小雕像失窃;1993年,窃贼通过屋顶闯入展馆,窃走了总价值25万美元的罗马珠宝与硬币。
新闻背景·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称国立历史、考古、艺术及民俗学图书馆和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与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
作为世界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可上溯到1753年。今天,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已突破600万件,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版画、素描、徽章、钱币、手稿、浮雕、书籍、青铜器等门类,涉及范围极为广泛。
大英博物馆的展室多达100多个,采用综合分类的方式陈列。一楼左侧为古希腊、罗马、埃及、西亚各展室,汇集了博物馆最珍贵的藏品,右侧则是大英图书馆的展室。博物馆的二楼依时代及地区作介绍,其中也包括以中国文物为主的东方展室和日本文物的展室。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