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奖励缉毒
甘肃省缉毒工作采取高额奖励政策,如在兰州,查获1克毒品奖励20元,而且省里、市里一起奖。兰州市公安局禁毒处处长吴锦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分给办案人员的缉毒奖励,办案人员会和特勤分成。
据甘肃省公安厅禁毒处副处长姚玉琪向媒体透露说,甘肃省每年1000万元的财政投入,有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对缉毒干警的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些警官为了高额奖励不惜制造假贩毒案,甚至采取和“特勤”合作陷害别人的方法来牟取不法收入。
吴锦林透露,甘肃禁毒部门已经开始改革制度弊端,如毒品案件奖励由20元 / 克降到10元 / 克,同时对毒品案件的审定制度和特勤制度也在改革。
缉毒也要硬指标
甘肃省毒品之害严重,从统计数据来看,1999年毒品犯罪发案率为7459起,2001年高达14061起,短短两年,犯罪发案数量几乎增加一倍。来自甘肃省公安厅2004年1-6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毒品犯罪仍很突出,全省立案483起,缴获海洛因60.646千克,同比上升32.9%。
从1999年开始,甘肃省把禁毒工作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对禁毒工作直接负责。临夏州去年因为没有完成禁毒任务,州长为此公开检讨。
1999年之后,甘肃省每年都采取逐级签定责任书的办法,下达指标任务,并检查考核,兑现奖惩。缉毒破案、缴获毒品、强制戒毒和劳教复吸人员被定为“4项硬指标”。下达到地方的具体指标要视当地毒情,例如甘肃省毒情最严重的临夏州2004年的4项指标分别为:要求缉毒破案145起,缴获毒品20千克、强制戒毒729人和劳教复吸人员138人。
专家认为,硬指标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生一些问题,首先会出现数据造假,如瞒报吸毒者数量;其次过于呆板和僵硬的硬指标任务使得各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最后片面追求数量,会影响办案质量。如光抓小鱼,而不是费力去抓大鱼。
据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甘肃省禁毒部门正在着手取消指标的做法。
(整理自2004年40期《瞭望东方周刊》)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