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晓音和王国健在穗畅谈国学的“无用之用”(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11月05日14:40 来源:南方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葛晓音(左)与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博导王国健(右)一起畅谈国学。陈健聪摄
南方网讯昨日(11月4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唐代文学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开幕,海内外200多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开始了“唐学”、国学的思维盛宴。
但是,当代大学生还需要国学吗?它对大学生的成长能带来什么?这样高层次的研讨会是不是仅限于学者间的“孤芳自赏”?……昨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葛晓音和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博导王国健一起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绝不是学者间的“孤芳自赏”
记者(下简称“记”):在广东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唐学”研讨会,对业界来说也许是一件盛事,但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唐学”好像还是很遥远的东西。
葛晓音(下简称“葛”):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是一个学术团体,与会者都是已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家,办这样的研讨会就是希望能带来突破和创新。这些专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校老师,他们回去后带给学生的是这个领域一些前沿的新话题,正是这些学术界仍在讨论未有定论的话题,可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设想,激发兴趣。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研讨会是能推动老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我在北大曾给理科生专门上过中国文化课,他们表现得相当活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让人眼前一亮。
王国健(下简称“王”):学术研究与教学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学中举办这样的会议,绝不是学者间的“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更多的师生对唐代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唐代文明,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最灿烂、最光明、最向上开放的阶段,盛唐之音至今还是一个范本,对唐代文学文化进行研究,根本上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扩大和散发的过程。而从更深远来看,希望能引起更多大学生对国学的认同、认知。
国学的精髓在于道德、伦理和人生的体悟
记:不少大学生说,功课这么紧张,就业压力这么大,哪还有去学国学的闲情,学了又有何用?
王:国学之用,可以说是“无用之用”。说它“无用”,是的确不能马上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长远的、一个人的发展中,对人高尚情操、思想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科学家在谈到他们的成功时,都提到文学、艺术曾给他们带来的陶冶。像杨振宁,在中学时代,家里曾请了一位国文大师给他讲了整整一个暑假的孟子,杨先生现在还常提起这件事。
葛: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也许并不觉得自己有所欠缺,到了社会才发现原来自己学的知识真的不够用,特别是人文知识。我认识一个中大学生,很优秀,毕业后到联合国当同声传译,做着做着她却来北大让我给她补补古代文学,她发现自己中文的底子不行。通过国学的学习,是可以把自己的言行举止、综合素质逐级提升。国学的学习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能急功近利。
记:您认为国学对现代人来说,最核心的精神价值是什么?
葛:国学的精髓在于道德、伦理和人生的体悟,这些对于哪怕是不爱好文学的人来说,都很有价值。很多西方国家高度发达后还要来东方研究儒学,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很早以前对于“义”和“利”的辩证关系就已经思考得非常清楚,人生体悟已非常深刻。中华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力量,内在的东西是不可能消亡的,如果消亡了,那么我们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
无论将来有多少次的工业革命,物质上将怎样的变革,我们都不能抛开传统文化,否则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从国学中吸取道德的标准
记: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是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会不会是一次空对空的号召?能落地吗?
葛:改革开放后,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确面临“真空”,旧的遭到批判,新的又跟不上。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学生内心常感空虚,没什么精神追求,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经商就是做官,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实际上这种状态就是人生观没有健康地树立。我呼吁重视国学,并不是要大家都去紧跟孔夫子,而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合理成分,一些道德的标准,一些做人的底线,多考虑点个人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教孩子们实实在在地做人,这样的教育也许不会空对空。
王: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发展的确出现了某种断裂,新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它需要一个新的载体,以适应当今社会,而在道德的重新构建中,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很多可吸取的养分的,例如做人的基本道德,像晓音老师说的那样,这是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失的,有了这些基本的思想道德标准,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才可能往更高方向发展。
两位学者给同学们开书单
记:两位学者能为大学生们开一个书目单吗,读哪些书会受益匪浅?
葛:我们北大就有几个民间流传的书目单,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出版社都出了古籍的普及读物,同学们可以选择信誉度比较高的出版社。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唐诗宋词十五讲》、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名家作品选评》等,都是一些易懂生动的国学入门教材。
王:我觉得同学们可先接触先秦诸子文化的基本著作,如《老子》、《论语》、《孟子》、《左传》等,它们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有了它们作基础,大学生可终生受益。(编辑:何静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