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认为,不能说中国文物失窃就是国际市场上的中国文物收藏热的必然结果,两案背后是否有私人收藏家指使也要等到警方找到证据再说。但接连窃案的发生说明保安工作的确存在严重疏失
国际先驱导报驻伦敦记者徐剑梅报道 到11月2日为止,中国文物被盗事件已经发生5天了,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展厅仍然大门紧闭、游客止步,记者亦不得其门而入。英博的新闻发言人说,何时开放,取决于警方何时结束勘察,认为毋需继续保存现场之后。
失窃发生在展厅开放期间
10月29日,英博于晚上八点半正常闭馆,次日上午10点,却发现东方文物展厅内有15件中国文物已不翼而飞。
理论上说,从29日上午10点至30日上午10点都可能是作案时间。但英博新闻发言人汉娜·博尔顿介绍说,警方相信窃贼是趁29日傍晚、英博闭馆之前下手的。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这15件文物都被放置在东方展厅的同一个齐腰高的玻璃展柜里。窃贼使用工具强行打开展柜,但没有弄坏弄碎一片玻璃,也没有触动展厅里的警报系统(这个展柜本身没有安装单独的报警装置),警方也没有发现有人在闭馆后强行进入展厅的迹象。一位警方发言人也说:“我们相信失窃事件发生在展厅向公众开放期间。”
警方还说,小偷得手后,很可能便从容地混入参观的人群中离去。虽然英博的后门离东方展厅最近,但小偷也可能是从人流更多的正门大摇大摆离去的。到目前为止,作案者究竟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逃逸的路线等等,警方仍在调查之中。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展厅是全馆最长的展厅,印度文物和中国文物各占一半。虽然展厅里有保安值勤,但由于展厅长达110米,存在不少安全盲点。记者再三询问,但馆方仍拒绝透露平日所采取的主要安保措施有哪些,只表示这一事件发生后,馆方已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安全保护措施。
失窃文物可装入衣兜带走
英博拒绝透露这15件失窃文物的经济价值。英博发言人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尽管大英博物馆从不对所收藏文物估价,但这些显然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大英博物馆对这一事件感到十分不安。”
馆方介绍说,失窃的15件文物都诞生于公元700年至公元1400年之间,都是体积很小,可轻易装入衣兜带走的文物。其中有一面精美的唐代铜镜,铜镜上的叶形图案非常繁富细腻。另外还有玉簪、耳环、一个小狮子雕塑、一对铜制腰带饰物、一对金线缠绕的臂饰、一个一指长的卫兵模样的偶人等等。
这并非是英博首次遇贼。仅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博基本上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文物失窃事件。
英警方疑为连环窃案
巧合常让人疑心是故意制造的。就在英博遇窃4个星期之前,10月4日下午,也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英国维多利娅和阿尔贝特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和实用艺术设计博物馆,也不幸遭到毛贼“惠顾”。这次据信是几个毛贼联手行动,他们使用工具在该馆一个中国展品柜上凿开一个小窗口,从柜里拿走了总价值约达6万英镑(约合10.8万美元)的9件中国玉器。其中有三个小玉杯,两个微型动物玉像,一个玉碗,两个小巧的装饰用玉板和一个祭祀用小玉罐。除祭祀用小玉罐诞生于公元前一千年、价值最高外(仅这个小玉罐的市场价值估计就达两万英镑),其余都诞生于15至19世纪之间。维多利娅和阿尔贝特博物馆为此专门发表声明向国际文物界求助。该馆馆长马克·琼斯在声明中说:“这看来是一起经过严密策划的窃案,盗贼可能打算迅速把赃物脱手。”琼斯同时呼吁文物收藏者若碰上有人兜售可疑文物立即向警方报告。
警方拒绝透露两起窃案作案手段是否有相似之处。但从事件本身看,确实容易令人产生连环窃案的猜想。首先,两案都瞄准中国文物,且是十分珍贵但又易于携带的小件文物;其次,窃贼都在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时间而非深更半夜作案。
中国文物收藏趋热
英国报纸联合社还报道说,警方怀疑两起窃案背后可能有私人收藏家指使,并正在就此展开调查。
近几年,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可谓“大行利市”,出现一股收藏热。这有两个因素,一是国际收藏家越来越重视收藏中国文物;二是中国大陆、香港也出现一批出手阔绰、热心搜罗海外中国文物的“买家”,令中国文物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一般而言,西方收藏家更倾心于唐三彩马、宋窑瓷器和上古青铜器,而华裔收藏家则偏好明清瓷器、玉和书法。伦敦本来就是亚洲艺术品和古董的国际交易中心,去年第六届伦敦亚洲艺术节上,就有1000多件亚洲文物待价而沽,其中中国文物是最大亮点。当时索思比拍卖的一件官窑花形笔洗,仅估价就达50万英镑。伦敦著名古董商罗格·凯文则认为:“时至今日,中国艺术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
事有凑巧,11月4日至12日,第七届伦敦亚洲艺术节又将拉开帷幕,仅从各大古董行和博物馆为此举办的中国文物展数量,即可感受到国际市场上中国文物的热度。各古董行的展览主题也各出机杼,争奇斗胜,看得出来下了很大功夫,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物市场的繁荣与竞争的激烈。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