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花季如何远离暴力?
案例一:商洛技校2004级新生许琳杀害舍友郭某和于某后出逃,11月5日凌晨,潜逃了3天的许琳被商州警方从亲戚家抓获。
案例二:西安南郊某中专学校两名女生将该校一名16岁女同学叫到自己宿舍内,逼其脱光衣服后,殴打谩骂了2个小时。
案例三:(《北京青年报》10月29日)房山法院昨日消息:16岁少女张曼因与同学发生纠纷持刀将同学扎成重伤,被房山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张曼和刘栋是房山区某中学初三年级同班学生。2004年4月的一天上午,张曼和刘栋在教室里因琐事发生争吵,张曼掏出小刀将刘栋的腹部扎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曼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鉴于张曼犯罪时尚未成年,依法予以减轻处罚。(文中人物为化名)
案例四:(10月29日,《京华时报》)前天晚上,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高职二年级男生南方(化名)在送女友回宿舍时,遭到女友“宿敌”的男朋友携众追打。东升乡派出所民警当夜前往调查。南方的女友陈冰(化名)是林大经济管理学院二年级学生,她和原寝室同学王玫(化名)一直存在矛盾。
案例五:(10月28日,《新京报》)昨天零时许,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八达岭学园男生宿舍内,十余名学生发生群殴,一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延庆警方正在调查此案。
据了解,参与群殴的均为大一新生。对于群殴原因,有学生说是“东北帮”与“内蒙古帮”斗殴,也有学生说是到宿舍借水产生口角引发纠纷。此两种说法目前均未得到校方与警方证实。
以上这几个案例,仅仅是近期内网络上暴光的。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现在的孩子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宁愿舍弃正规渠道而采用如此极端的江湖行为呢?这种极端的江湖行为的背后,是否又包孕着更深层次的道德价值取向问题和心灵畸变现象?
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相当多的家长越来越困惑于读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识越多,和家长间的隔阂往往就越深。其实这种隔阂的焦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子女的,都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规范对方的行为,这就势必要产生矛盾。
问题的关键是总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这种两难中的家长,大多学会了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此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
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放纵——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由于放纵,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因为从小到大,在相当多的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写满他们人生词典的,都是竞争是残酷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
但正是这爱的网,人为地割裂了个体的孩子和整个社会的有机交融,使得孩子的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局限在这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狭隘范围内。在这个狭小的家庭王国中,孩子是当然的国王,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活动的最高权威。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多数情况下,总会获得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孩子心灵的田园,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的莠草没有约束地漫延。
当孩子的心中充彻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之后,他的价值取向也就滑入了错觉的泥淖中。这种错觉,养成了他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更不能承受肉体和精神伤害的脆弱心理。而一旦这样的伤害成为了事实之后,他们总会或是无法应对,躲避退让,最终成为忍气吞声的被伤害者;或是恼羞成怒,愤然出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江湖”方法来解决问题。
更严重的是,极端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觉不自觉中就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希望是“老大”。然而,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太多,“老大”却只能是一个,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大家都要做“老大”,学校又不可能来排这样的位次,家长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如何解决呢?只有用从小说和电视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老大”形成后,其自身又确实能体味到一种满足,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或主动或被迫地总要巴结讨好他们。如此,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需要。
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教育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育的神圣外衣被媒体用尖刻的文字描绘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厌的黑斗篷。从事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的教师,也时常被定格成了一种“禽兽”。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无恶不作。更有的省份干脆由决策机构下文来统一规定,彻底废除中小学校沿袭多年的最高处分——开除。
然而,教育永远都不是万能的。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的校园,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人人知书达理的好现象,反而是因为没有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一些原先收敛的恶行便都敢于公开表现出来。这些校园病毒又相互感染,使得原本健康的校园文化肌体上开始出现块块腐烂的肌肉。
惩戒功能的丧失,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反过来,这些个性中的丑陋,又在惩戒的日益退缩中越发的强大起来,并慢慢地自发凝结成一个个的团体,形成了带有明显江湖色彩的小集团。这些小集团,常常为了点滴小事而发生殴斗,甚至是团伙持械玩命,严重地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也直接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即使如此,学校能采用的,也还是一个说服教育。这种说服教育和那血淋淋的砍杀相比照,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四、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
与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同步的,是“师道”的尊严扫地。在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眼中和心中,教师仅仅成为了一种最没有用的读书人的代名词。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在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老师成了单一的出售知识的人。家长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顾客和销售员的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又反过来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情绪,使得一些教师也自动地进入家长和学生划定地这个“售货员”的角色中,成了除了教授知识别的就一概不加过问的甩手掌柜了。
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带来的后果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师生间丧失了一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学生遇见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再愿意去征询老师的意见,不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而老师也是只从表面上依照学校的量化条款来接近学生,心灵深处的空间中,却很少有一块领地能真正属于学生。学生和教师成了真正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关系。其次是同学间发生纠葛时,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帮助解决成了一种无能的体现。而且,大多数的孩子还认为老师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要切实解决好纠纷,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和自己所归属的小团体的力量。可以说,学生们在推翻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后,又依照自己的经验,确立起了通过强权来获取尊严并替代老师权威的新的地位观。
这种完全依照少年的懵懂而生发出来的新地位观,眼下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的价值信仰。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同学间的纠纷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成了这新的“处理条例”的基础,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法外法”撇开了所有发生矛盾时该走的正道,刻意地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上升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
五、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
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健康肌体上的一个毒瘤,更为可怕的是,这个毒瘤还在不断地扩散,其有毒细胞每天都在吞噬着无数健康的心灵,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要集全社会的力量来发动一场围剿校园“江湖”,铲除校园暴力的“卫国战争”。
一、全力实施年轻家长的社区培训制,把家长学校和社区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营造健康科学的育儿观。
家庭因素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无疑是最具直观性和感召性的“教材”。要创设未成年人成长的最佳空间,就必须切实做好年轻家长的教育培养,要建立健全年轻家长社区培训制。社区需要合理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邀请社会工作者、教育专家、法制专家到社区传授科学健康的育儿知识,要把家长学校和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营造出一种宽松而和谐、亲善而识礼的文化氛围。
此外,各社区还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年轻家长观看一些有助于家庭教育的影片和节目,要把家长培训变成一种自觉自愿行为。针对少数家庭轻视这种培训的错误,要借助社区和警察的力量来加以督促。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个工作,还可以在长假期间组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各样社区活动竞赛。
对于极少数已经出现问题的青少年,社区更需要落实好具体的帮教措施。这种帮教,需要由具有相当教育经验的政法人员来执行,若是只依靠居委会或者是教师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帮教需要既针对问题少年,又针对其父母。要善于在教育中协调好问题少年的家庭关系,让他体味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更要努力培养他的感恩之心。如此,就可以从家庭的源头上阻断暴力的生成。
二、倾力打造书香校园,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青少年的心灵。
学校教育应该是以育人为首要任务的,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校园生活中除了解题还是解题,分数成为了判断人的价值和品行的唯一尺码。在这种单一的生存空间内,自然容易产生出各样偏激的思想。这些思想再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慢慢演化成更加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一起起校园暴力案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消除校园暴力,首先就必须要让学生在读书时能更多的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学校要善于打造出自己的书香特色,要能切实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要在校园内大力倡导读书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他们借助作品来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要让所有的学生,在读书中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生成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其次,书香校园的建设,还可以很好地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大量的优秀书刊锁定之后,一方面他自身的免疫力能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也由于时间和精力地集中,使其无暇它顾。当然,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不一定开始就能被学生所接受,这也需要一个从开始的约束到后来的自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变,就需要教师的督促了。
三、强化社会治安,落实犯罪必惩原则,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
上面说过,校园暴力伤害案的增加,是和惩戒功能的丧失有着密切关系的。青少年从本性上看,始终是存在着对法律的畏惧心理。他们所以敢于实施暴力,多数情况下是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而是看成一种个体间的普通纠纷。因此,要防范校园暴力,就必须要强化社会治安,要让每个青少年都知晓哪些行为是属于违法犯罪的,更要让他们知道违法犯罪后必须接受的严厉惩处。强有力的法律威慑,足可以消除相当多的江湖手段的暴力案件。当一个人心中拥有惧怕时,他的行动就会变得谨慎,每做一件事时,都会三思而后行的。在这点上,当下的相当多的政策都是过于强调教育,而轻视了必要威慑的价值。
四、逐步推行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没有哪一个孩子,生来就注定要成为问题少年。形成偏差的主要原因,除了家庭因素外,更是由于学校教育中片面强调学业成绩而带来的冷漠、歧视等因素。要消除校园江湖现象,铲除校园暴力行为,就必须在办学理念上端正“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要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学校从孩子的第一个小错误出现开始,就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帮助孩子从心灵深处了解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差别,也就不会形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尴尬局面了。当然,要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所有孩子的最初的错误,是必须全体教师沉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行的。只有拥有了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才可以获得另外的心灵深处的回声。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同学间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对他人的残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缺乏集体关爱的原因。集体是个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多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多参加集体活动的孩子,就能够养成一种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行。具有了这样的品行的人,就能够比同年龄段孩子多很多的包容,就可以忍受得下一些委屈,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可以从很多品学兼优的班级小干部身上看到。
六、净化各种传媒,推行影视观赏等级制,减少污染源。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净化传媒是推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国家通过建立具体的法律条文来落实,对此,已有相当多的人士有过深入细致的阐述,不在赘述。
花季,一个绿色的词,令人憧憬着希望。暴力,一个黑色的词,令人联想到恐怖。这两个词,原本应该是一对反义词,不该联系在一起。
要解决校园暴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希望借此文抛砖引玉,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请将感言写入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