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国际类媒体 > 哈尔滨日报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


NEWS.SOHU.COM  2004年11月12日04:38  来源:哈尔滨日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在为巴勒斯坦事业奋战几十年后,巴勒斯坦传奇人物亚西尔·阿拉法特11日凌晨在巴黎病逝。黑白相间的方格头巾、墨绿色的军装、代表胜利的“V”手势、常常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属于巴勒斯坦这位75岁老人的特殊标志也永远留给了世界。再回首为巴勒斯坦民族独立与中东和平事业奋斗了终生的阿拉法特,究竟功在何处?

  创建巴民族权力机构

  阿拉法特一生最大的政治梦想,是建立一个主权完整、国界明确、人民安居、与邻和睦的民族国家。很遗憾,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梦想似乎依然相当渺茫。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阿拉法特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毛头小伙子。战火燃起后,他跟随家人像许多巴勒斯坦人一样逃亡开罗。但在到达开罗后不久,他便正式投入到巴勒斯坦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发誓要为这项事业奉献终生。上世纪50年代末,他和志同道合的战友秘密成立了巴勒斯坦一个重要的政治派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即“法塔赫”组织。从此以后,“法塔赫”渐渐成为了巴勒斯坦抗以斗争的骨干力量。

  形势的发展促使巴勒斯坦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走向联合。在阿拉法特等人的努力下,由“法塔赫”牵头的几个政治派别于1964年5月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自此,巴解组织成为巴勒斯坦社会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主流派别。阿拉法特从1969年起担任巴解组织主席,对其政策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之后于1974年11月13日出席了第29届联合国大会,为巴勒斯坦民族的正义斗争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阿拉法特在上世纪80年代末带领巴勒斯坦主流派别实现了战略转变,开始拉开了与以色列的和谈大幕。

  中东和平进程启动后,根据巴以达成的有关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于1994年5月成立,阿拉法特从一开始就当选为主席。该机构虽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性的自治机构,但其从结构到功能都具有国家政权的性质,被国际社会广泛视作巴勒斯坦民族的唯一合法代表。虽然10年已逝,巴勒斯坦建国梦仍未实现,但民族权力机构毕竟对自治区的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从长远来看,该机构必将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建国的政治基础,这正是阿拉法特对民族贡献的结晶所在。

  不搞“窝里斗”主张“和为贵”

  在几十年来处理巴勒斯坦内部纷争和巴以关系的实践中,阿拉法特总结出并长期恪守着两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对内不搞“窝里斗”,反对兄弟相残、避免民族分裂;对外主张“和为贵”,通过和谈实现巴勒斯坦建国和巴以和睦相处。

  自从中东和平进程启动后,“哈马斯”便发誓要阻止阿拉法特与以色列领导人之间的和谈,使得巴以关系始终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更为严重的,在巴以1993年9月签订象征着民族和解的《奥斯陆协议》后,“哈马斯”于次年4月接连两次在以北部地区制造了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从此开发出一门特别的反以“武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战术”———用“人体炸弹”或“汽车炸弹”对以色列目标进行自杀性的袭击。可以说,在整个中东和平进程当中,“哈马斯”等极端组织一直扮演着“狙击手”的角色,直接影响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推行的和谈政策。即便如此,阿拉法特一直反对通过武力手段对付极端组织,而是寄希望于以谈判方式来赢得反对者的支持。而这,常常被以方视作是他不愿打击恐怖主义的证据。

  30多年后,他最终认识到武力难以解决巴以之间的恩恩怨怨。为此,1988年11月,巴勒斯坦方面明确宣布接受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承认以色列有在和平与安全环境中生存的权利。这是巴解组织从武装斗争走向和平谈话的重要转折点,为中东和谈奠定了基础。经过国际社会的推动,1991年10月30日中东国际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中东和平进程由此启动。

  在此后的10多年间,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均以积极的姿态参加了巴以和谈。虽然阿拉法特在其有生之年没有实现建国的雄心壮志,但和谈毕竟使他的人生梦想一步步走向了实现的边沿。正因为此,在2000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即便长期遭到以军武力围困,但阿拉法特仍一再要求巴方采取克制,避免与以色列回到全面开战的老路。应该说,这是明智之举,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

  中东“不死鸟”一生多磨难

  阿拉法特是世界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领导人之一。除了几次度过“鬼敲门”的重病难关外,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阿拉法特成功地多次躲过暗杀和袭击。九死一生的经历使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被称为中东政坛的“不死鸟”。

  1969年初,一名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安插的巴勒斯坦内奸混入阿拉法特办公处,偷偷地把窃听器和波型脉冲雷达发射器安装在阿拉法特的专车车底,企图以此为以色列战斗轰炸机指引目标。但阿拉法特及时发现了这个装置。

  1969年中,在约旦“法赫德”游击队营地内,阿拉法特对刚刚寄到他办公室的一个邮包产生了怀疑。阿拉法特的卫兵刚把邮包带到办公室外,邮包炸得粉碎。

  1971年,阿拉法特的专车在叙以边境附近遭伏击,阿拉法特的司机中弹身亡,但阿拉法特本人安然无恙。

  1973年,一架利比亚客机遭以色列军队击落,机上100多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遇难,而原计划搭乘这一航班的阿拉法特因临时决定改乘其他航班而逃过一劫。

  1982年,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沙龙亲率大军入侵黎巴嫩,把设在贝鲁特西区的巴解总部团团围住,把阿拉法特等巴解最高领导人困在其中,狂轰滥炸两个半月,但阿拉法特毫发未损。在此期间,据说一名以军狙击手已经瞄准了阿拉法特,但他在扣动扳机前鬼使神差地犹豫了一下。就这么一秒钟的工夫,他永远失去了击中阿拉法特的机会。

  1985年10月1日,以色列空军突袭位于突尼斯城南郊的巴解总部,一举把巴解总部夷为平地,伤亡数十人。阿拉法特当天因迟到15分钟,而再次躲过浩劫。

  除此之外,阿拉法特还屡次因为意外而与死神照面。1969年1月,阿拉法特驱车从安曼赶往巴格达途中,因座车车速过快而在超车时撞上一辆载重车集装箱,阿拉法特座车车顶撕裂,而浑身全是血的阿拉法特居然身无大碍。

  1992年4月7日晚,阿拉法特乘坐的阿尔及利亚民航“安—26”型客机飞往利比亚萨拉地区,准备视察巴勒斯坦游击队营地。这架客机飞行途中遭遇一场特大沙暴,与地面失去了无线电联络,飞机及其乘客失踪。这一消息举世震惊,可阿拉法特居然再次在机身断成三截的情况下死里逃生。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大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要求英国尽快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撤走其军队,然后在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和以色列国(面积1.4万平方公里)。当时犹太人只占总人口的1/3,却得到了58%的土地。决议还规定耶路撒冷市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的委任统治,犹太人根据分治决议当日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对以宣战,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均派军队参战,战争持续到1949年7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划给阿方的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约7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英、法资本)收归国有。10月29日,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奋勇抵抗下,在包括苏、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下,入侵者于11月7日停火。此为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6万平方公里)、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5800平方公里)和耶路撒冷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150平方公里),所占领土面积数倍于以色列本土面积。战争于6月11日结束,故又称“六天战争”。这次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第242号决议,要求以方撤出其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为了收复失地并重振阿拉伯军队的士气,埃、叙军队同时向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埃及收回了纵深约10至15公里的西奈半岛土地,叙则收复了大部分戈兰高地。以军于10日展开反击后,不但收回了失去的戈兰高地,又占领了叙方77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越过苏伊士运河,包围了埃及的苏伊士城,切断了埃军前后方联系;之后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这是中东的第四次战争,史称“十月战争”;因发生于伊斯兰教的斋月和犹太教的赎罪日,故又称“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

  四次战争后的中东态势

  从军事上说,以强阿弱态势明显。

  四次战争两次由以方发动,两次由阿方发动。但最终结果都是以方占了上风。即使是在阿方发动的“十月战争”中,埃、叙等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2.7-5万人,被俘和失踪约8550人;以军伤亡约1.16万人,被俘和失踪500余人。四次战争的结果是:处于弹丸之地的小国以色列屡败阿军,无疑使其士气占了上风,从而使他们在四面包围下能有勇气生存下去。

  从政治上讲,中东地区冲突由阿以矛盾转变为巴以矛盾。

  纵观四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战。再看今日之中东,巴以冲突真正成了中东问题的焦点、核心。在西岸街头,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头袭击以色列的坦克和装甲车,无异以卵击石,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战争。阿拉法特在拉姆安拉官邸被围困,守在一幢大楼里,并表示绝不屈服,宁愿为巴事业献身,其志可嘉;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此对待,则实属罕见。在这些事件中,阿拉伯国家对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声援者有之,财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战场上则是巴方孤军战斗,持续进行战斗的是巴勒斯坦人,死伤的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成了这场冲突的主角。这是中东问题当前的一个明显特点。

  和平解决应是一致选择

  在四次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意识到,通过战争,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受损的是双方,不论胜负,两败俱伤。1973年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和平解决的方法。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11月应以色列总理贝京的邀请,突然访问耶路撒冷并在议会发表演说。萨达特此举震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因为1967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曾作出了对以色列实行“三不”政策的决定;即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萨达特访以显然有悖此决议规定。故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后,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交。埃以谈判几经挫折,最终埃及没发一枪一弹,收回了失去的全部领土。当然,萨达特的行动也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81年检阅部队时被刺杀。

  约旦和以色列于1994年10月签署了《和平协议》,同年11月建立了外交关系,表明双方的领土争端已解决,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以色列军队于2000年5月全部撤出黎巴嫩,仅留有“谢巴农场”未解决,以方说这块土地属于叙利亚,待同叙方谈判解决,叙、黎则一致表示“谢巴”系黎领土。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重要突破:一是实现了阿以双方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叙、巴、约、黎均与会,埃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二是实现了巴、以的相互承认;三是会议在联合国第242和338号决议基础上产生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自此以后,中东摆脱了战争的阴云,走上了布满荆棘的和平解决之路。

  大国介入令人注目。早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中东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也就占领了运河。之后,取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国的战略考虑,所以当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决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园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于1917年11月2日致函犹太锡安组织领导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此后,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有增无减。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美苏都支持以色列。苏联之所以支持以,因为当时从苏联、东欧移居以的犹太人多,苏认为以的社会进步于其周边国家的社会。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美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以,因为一是正义的确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再重返其在本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

  在以后的冷战岁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苏支持阿拉伯一方,泾渭分明。一直到现在,美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亿美元的军援,在安理会上为以说话。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争夺,在中东各支持一方有其战略利益考虑;冷战后虽态势已变,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做法未变。

  自马德里中东和会后,巴以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据此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巴方在加沙成立了民族权力机构,阿拉法特返回加沙当选为主席。但是以方并未按协议完成从西岸撤军,关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人定居点等永久地位的谈判也时断时续,至今没有结果。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东区的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一场长时间的巴以流血冲突。双方以暴制暴,怨怨相报,恶性循环不断,至今不见尽头,恢复和谈更是渺茫。

  (本报综合报道)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