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4)日,四川省外国文学研究会2004年会在四川大学文科楼举行,来自全省各高等院校外国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除介绍近期的研究成果外,还对当今外国文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著名德国文学研究专家杨武能教授作了《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学术报告,报告中说,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界出现了很多大家、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从来与中国作家绝缘,这对于中国文学界来说是个遗憾。
今(15)日下午,著名翻译家、香港中文大学的金圣华教授和译林出版社老社长李景端教授将在四川大学做专题讲座。昨日,他们与我省翻译界权威杨武能、黄新渠、文楚安聚会。
聚会中,金圣华女士连连说了好多个“惊喜”,她说,四川历来盛产才子,翻译界尤其如此,金圣华和杨武能等都是多年的朋友,金圣华称“他们都是优秀的翻译家。”
年龄限制我省无缘“资深”
11月4日-7日,中国翻译协会第5届全国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118名在文学艺术翻译和民族语文翻译领域的资深翻译家,其中难觅四川人的踪影。“资深翻译家的评选条件限制了相当一部分翻译工作者参眩”成都翻译协会秘书长孙光成教授透露说,资深翻译家除了要在翻译领域作出巨大贡献外,还必须达到70岁以上的年龄标准。
“说实话,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翻译家,但有的不到70岁就去世,有的身体欠佳,无法再从事翻译工作,因年龄问题,他们无缘‘资深’。”孙光成教授说,这个问题已经在理事会上提出,“下一届资深翻译家的年龄应该适当放宽。”
资深评选应重视无名英雄
四川大学杨武能教授也在会上提出,资深翻译家的评选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科技翻译领域的“无名英雄”。文学翻译类占翻译的不到10%,大量的翻译都是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容,尤其是科技方面的翻译,这些东西基本上不出版、不发表,甚至连署名都没有,这部分译者比文学艺术类的译者要多。
“我们当然有资深翻译家,拿黄新渠老先生来说吧,他今年74岁,他的《红楼梦》英文缩写本非常有影响。”杨武能教授认为,我省翻译团体的不积极也是本次四川无资深翻译家的原因之一。他充满信心地说,明年四川肯定会有资深翻译家。
另一方面,杨武能也为翻译的不被重视有些难受,“现在在国内有名的翻译家,其实有很多都是四川出去的。说句不该说的话,劳动模范评了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落到哪个搞翻译的头上过。”
四川翻译成为最年轻理事
在中国译协理事会上,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石坚当选为中国译协副会长,并破格入选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杨武能教授今年66岁,名誉理事的年龄标准也为70岁以上),成为最年轻的中国译协名誉理事,也是四川第一位。
“原先我还不怎么乐意当这个名誉理事的,后来一看名单,呵,都是翻译名家。”杨武能拿出从北京带回来的资料笑着说:“你看,姓杨的就3个,我能与杨宪益、杨绛等齐名,应该是抬举我了。”他明确表示,四川的翻译水平在全国属中等偏上。
链接
四川翻译三人行
杨武能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歌德与中国》、《歌德抒情诗咀华》、《走近歌德》等论著3部,《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经典译著20余部。2000年,获得由德国总统颁授的、象征德国最高荣誉的“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又获得由德国政府提名的“洪堡奖金”,这是由德国政府提名,授予有突出成就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的荣誉。
杨武能
文楚安四川大学教授,推出国内第一部“垮掉一代”研究论文集,被称为中国“垮掉一代”首席研究专家、文学翻译家,代表性译著有《嚎叫》、《在路上》、《金斯伯格诗逊等。
曹明伦四川教育学院教授,现在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代表性译著有《爱伦·坡集》上下卷、《培根随笔》等。
金圣华
金圣华香港崇基学院英文系毕业,华盛顿大学硕士,巴黎大学博士;历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翻译学报》创刊主编等,香港双语法例咨询委员;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校董、翻译系讲座教授,香港翻译学会会长;中国译协理事,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译有:《美国教育制度》、《英汉翻译概论》、《英语新词词汇》、《翻译散论八十篇》、《译道行》、《名家翻译经验谈》、《傅雷与他的世界》、《桥畔闲眺》、《海隅逐客》等等。1997年6月获港英政府“英帝国官佐”勋衔。2000年及2003年,连续两届出任“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组委会主席。
李景端
李景端曾就读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系、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贸系。1979年创办《译林》杂志并任主编,1988年又创办译林出版社,出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享受国家专家特殊津贴;1993年被美国传记研究中心收入《国际杰出人物名录》(第四版)。任内组织出版了《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等世界文学名著。现为译林出版社编审,福建师大兼职教授,江苏译学顾问,全国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有《波涛上的足迹》、《心曲浪花》等散文集,以及《翻译与知识产权》、《透视劣质翻译症结》、《翻译出版学初探》、《文学翻译与翻译批评》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