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14日晚在加沙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参加吊唁阿拉法特的仪式时,约30名蒙面武装人员突然冲进帐篷开枪射击,造成阿巴斯的一名贴身保镖和一名巴安全官员死亡,6人受伤,阿巴斯本人安然无恙。
阿巴斯当晚在事发后接受新闻界采访时明显试图消除帐篷枪击事件的恶劣影响。他说,袭击不是针对他本人的“暗杀”,不是武装组织蓄意生事,也不带有任何政治背景,只是一些人宣泄痛失阿拉法特的悲痛感情。
枪击事件发生前数小时,巴民族权力机构临时主席法图刚刚宣布将于明年1月9日举行大选。阿巴斯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与巴各派别就大选事宜进行对话。袭击事件在巴勒斯坦内部造成极大震动,也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凸显出三大疑问。
疑问一: 遇刺缘何低调处理?
阿拉法特的去世顺理成章地把巴勒斯坦“二号人物”阿巴斯推到了前台。然而,14日发生在阿拉法特灵堂前的枪击事件表明,身为温和派代表的阿巴斯要想在巴勒斯坦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将是多么艰难。
一直以来,阿巴斯坚持认为,巴勒斯坦人只有从谈判桌上重新获得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单纯靠暴力手段对付以色列无异于以卵击石。阿巴斯的温和立场使其成为巴以进行和平谈判的主要代表。
然而,阿巴斯不仅在个人威望和领袖魅力上,无法与阿拉法特相比,而且其“超前”的政治理念也超出了很多巴勒斯坦人的接受能力,他对和谈和协商的强调在生活在贫困和绝望中的巴普通百姓看来,只是“背叛”和“投降”。相反,激进组织的斗争理念似乎比阿巴斯的和平理念更为“受用”。
虽然已经身居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这头把交椅,可是阿巴斯的权力根基远远谈不上牢固。阿巴斯在后阿拉法特时代遭遇到了一个困局:一方面是如何让巴勒斯坦人尝到和平谈判的甜头,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缺乏民意支持的他又如何能够说服巴勒斯坦人,接受他作为他们的代表走上谈判桌,接受他所带来的“和平果实”。
据以色列《国土报》分析,在未来几天,法塔赫内部将就选举候选人的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因为法塔赫中的一些重量级人物并不希望阿巴斯当选。
因此,在目前巴方各派力量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阿巴斯此番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低调处理遇刺事件就不难理解了。
疑问二: 谁是幕后行刺主谋?
开枪袭击的是一些蒙面武装分子,当时他们一边朝天空开枪,一边高喊反对阿巴斯和达赫兰的口号。行动结束之后,他们自称是法塔赫下属军事武装“阿克萨烈士旅”(现已经更名为“阿拉法特旅”)成员。
据报道,事发时设置灵堂的帐篷中在场的其他几名重要人物包括:阿拉法特的侄子、巴勒斯坦驻联合国代表基德瓦,阿拉法特的堂弟、前加沙军情局局长穆萨·阿拉法特以及巴勒斯坦情报机构负责人阿明·欣迪。
以色列《国土报》更是将此番行刺幕后元凶的嫌疑直指穆萨·阿拉法特。
在很多巴勒斯坦人眼中,穆萨被视作腐败和裙带作风的典型代表。他是法塔赫组织的元老组成员之一,先前一直担任巴情报部门负责人。
今年7月18日,穆萨在巴民众的一片反对声中走马上任加沙安全部队司令后说:“我服从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命令。他任命了我,也只有他有权让我辞职。如果任何人有疑问,尽管发泄他们的不满,我无所谓。”他还表示,他已经做好准备,与所有潜在的敌人战斗,而“敌人”还包括那些来自“巴勒斯坦阵营内部”的人。
疑问三:行刺传递何种信息?
巴勒斯坦政坛目前大体存在三派政治力量。一是以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巴自治政府总理库赖为首的元老派。二是以巴前驻加沙预警部队司令达赫兰为代表的“少壮派”领导人。三是阿拉法特的忠实追随者和亲信,如穆萨·阿拉法特等人。
前两派最近以来“走得很近”,而这种力量的重新组合,自然会引起阿拉法特亲信派的不满。因此,随着阿拉法特去世,一度被压制的权力斗争势必加剧,阿拉法特亲信派与阿巴斯、达赫兰阵营的矛盾也就日趋公开化。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此次枪击事件,前者试图向当前“准一把手”的阿巴斯传递以下三点信息:首先,“没有人能够替代阿拉法特”。其次,“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让你下课。下一回,我们不会再像这次只是吓唬吓唬你,而是一枪结果你”。再次,“离达赫兰和库赖远一点”。而此二人都曾于阿拉法特在世时,在巴安全部队的支配权和政府内部腐败等多项问题上向阿拉法特“叫板”。
袁海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