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时代》周刊所在的时代与生活大楼,需要通过三道关卡。
首先,大门保安会问你来干什么,如果他对你的答案表示满意,会请你将随身携带的东西送上传送带,扫描一下有无可疑物品;其次,前台接待小姐会帮你联系会见对象,一旦得到确认,她再要求你出示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办理通行证;第三关,电梯周围的区域被隔离起来,要上电梯,必须向那里的保安出示你刚刚得到的通行证,并且再次出示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其中,头两关是9·11以后实施至今的措施,第三关则是在一年前开始设立的。
因为我没有随身携带护照,这简单的三关,真是比少林寺十八罗汉阵还要难过。也许正是因为遭受反恐措施带来的挫折,我在与三年前认识的老朋友,《时代》周刊记者部主任珍·沃尔夫见面时,大部分谈话都集中在反恐这个话题上
“美国大兵”的背后
晨报记者:以三名士兵形象为代表的“美国大兵”,当选为去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但是“美国大兵”的负面新闻不断———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在费卢杰枪杀一名受伤的伊拉克武装人员,以及此前的虐囚事件。您对“美国大兵”这一系列负面新闻怎么看?
沃尔夫:我们相信,在每一桩事件背后,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和内幕。比如在费卢杰,根据我们随军记者的报道,士兵在战争中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很多人在抵达伊拉克战场的第二天就开始打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在虐囚事件上,我们认为士兵一定是根据上级的指示,做出这种可怕的事情来。
为此,我们总是希望尽最大可能调查出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找到最真实的故事。虽然在很多时候,要得到真相的全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9·11”的影响力
晨报记者:您认为“9·11”事件的影响力延续到今天,使美国的社会有了什么样的具体变化?
沃尔夫:最直接的是,它影响了今年的美国大选。很多美国人认为,“9·11”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别的恐怖袭击,这就是一件好事情。虽然我们不是很清楚布什具体做了些什么来打击恐怖主义,但是在“9·11”到今天的这段时间里,布什是国家领导人,所以“让美国更安全”这份功劳自然就算到他头上了。
最近,得克萨斯州一个小学出台新规定,学生必须出示有照片的证件,才能登上学校的校车———这样的做法在以前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我相信,类似的事情会在美国的每一个地方发生。
“9·11”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反恐与国土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的心结。特别是在纽约、洛杉矶、华盛顿这些大城市生活的人,担心恐怖袭击会再次发生,而且大城市更容易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可以说,不单是布什,他以后的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背上反恐这个沉重的包袱。
下一代的心灵伤害
|
世贸遗址 |
晨报记者:一个朋友之间的问题。三年前您曾经告诉我,“9·11”事件对您构成的最大挑战是,不知道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解释这件事情。您后来是如何办到的呢?
沃尔夫:是的,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当初,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去世贸大厦顶上的“世界之窗”餐厅吃饭。我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说这个餐厅已经消失了。我也无法向他们说明,为什么会有人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不过,他们在电视里看到了一切。我有四个孩子,其中最小的是一对10岁的双胞胎。“9·11”事件发生时,他们只有7岁。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刺激。这两个孩子到现在都对机场感到恐惧,所以,我非常后悔在那段时间里让电视机开着。
纽约市以北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这几天出了一个绑架犯,专门开着车子到处劫持儿童。他的照片通过网络到处流传。这个世界很大,人有好有坏,我们必须尽力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以及他们幼小的心灵免受伤害。作者:晨报记者程艳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联合国主导还是美主导—国际反恐赶问路在何方
“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作出种种反恐努力。美国尤其大力推进单边反恐进程,但其效果令人沮丧:西亚、南亚、东南亚、中亚、高加索地区以及俄罗斯、非洲等地,恐怖主义愈演愈烈,世界变得更加动荡不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