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25日电(记者李萱娜)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肖东楼25日在此间举行的“改善水质减轻砷中毒”国际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2006年完成对已发现的砷中毒病区改水改灶的工作。在探明全国砷中毒病区的分布后,所有病区的改水改灶工作将于2010年完成。
砷中毒是中国重点地方病之一。含在岩层中的重金属砷由地下水和含砷煤燃烧侵入人体,导致皮肤角化、癌变、全身慢性中毒,最终死亡。中国已有11个省发现该病或探明有高砷区,确诊病人近一万。
病人通常由于饮用高含砷井水或敞罩燃烧高砷煤患上此病,因此开凿清洁水井和安装带烟囱的煤炉成为主要防治手段。目前共有115万饮水型病区人口需要改水,2.5万燃煤污染型病区人口需要改炉改灶。肖东楼向中外专家介绍,2002年,政府投入了10.5亿元人民币用于砷中毒病区的改水改灶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240个村实现改水,2896户人家实现改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负责水安全与健康的官员瓦尼莎·托宾说:“中国在治疗砷中毒地方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肖东楼说,防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资金和人力,而是当地百姓缺乏卫生意识。工作人员将高砷水井的井沿漆成红色以警示村民,但往往人一走,村民就又从老井里取水喝。因此,不把卫生教育做到位,投入再多,措施再好也是没用的。
按照防治规划,到2010年,病区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对于砷中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将分别达到85%和70%。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认为,除了教育村民,还应该重点培训当地医疗人员,并且利用媒体进行公众教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伍德琛强调,中国的砷中毒防治工作尤其要保护儿童,因为他们是最脆弱的群体。中国的砷中毒病区人口中儿童约占五分之一,属高危人群,目前发现的最早病例是只有6个月大的婴儿。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王三祥说,过量的砷通过胎盘屏障或血脑屏障影响儿童智力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即使迅速脱离污染源,这些孩子在几十年后仍有变成智障和残疾的危险。
托宾指出:“预防是唯一的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彻底根治的办法。中国的担子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