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雯慧)这两天,京城笼罩在一片大雾之中,天气变得更加阴冷,明天还可能有雨雪天气。那些在救助站的生活无着人员过得怎么样?记者昨天获悉,全市19个救助站早就做好了准备:房间安上暖气,备足棉衣棉被,饭菜热热乎乎,随时为那些需要救助的人提供一个温暖的“家”。
昨天上午,一个衣衫单薄的小伙子,踉跄着走进了位于京昌高速路北安河出口附近的海淀区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迎出来,小伙子眼圈红了,一肚子委屈倾诉了出来:“我把工作丢了,两天没吃没喝……”
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换上一身干净的棉衣裤,小伙子精神好多了。中午开饭时,他一口气吃了三个馒头。“小伙子,慢点儿吃!”工作人员赶紧端来碗菜汤。
眼下,海淀区救助站里还生活着8名流浪乞讨人员。他们有的是病卧街头被群众发现后报警,由110警车护送而来的;也有的是来京后一时没找到工作又身无分文,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的。
救助站设有办公室、接待室、男女宿舍、食堂、浴室等,设施完备,井井有条。走进被救助人员的寝室,热气扑面而来。“所有的房间都安了暖气。”赵站长告诉记者,今年刚一入冬,他们自备的一台柴油炉就“开工”了。此时,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已经接近了20摄氏度。“小伙子,好好睡一觉,过两天再找工作也不迟。”一位丢了身份证、钱包的男子,已经在这里免费吃住三天了。他说,家里人已经给他寄钱了,只要汇款单一到他马上就离开。
救助站的院子里,整齐码放的大白菜被苫布罩着。赵站长说,今年储存了4000公斤大白菜,自己还种了些萝卜。一日三餐馒头、米饭、面条管饱,偶尔还蒸菜包子给他们调剂口味。天冷了,他们从市捐赠中心领来了崭新的棉衣和毛衣、毛裤,给那些刚入站的流浪乞讨人员换上,甚至还备好了新买的内衣、袜子。
记者从市救助管理中心了解到,北京现在共有19个救助站,除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设立的是“救助管理咨询站”,不能提供住宿外,其他14个区县都设有救助管理站。市民政局还设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各救助站共计投入专项经费2400万元,用于救助站的设施改造、救助等。今年前11个月,全市19个救助站的868张床位,已经累计救助11740人次,有10997人次已经离开救助站。网络编辑: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