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冯晓芳)中国网通11月中旬在纽约、香港挂牌上市,终于在2004年年底打破了电讯股上市即“破底”的怪圈,其逆市跑赢提升了股市人气,更显示了我国电信运营商不可低估的实力。至此,占市场份额98%以上的国内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全部实现海外上市。
从国有独资到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悄然中实现着自身转型,逐渐由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为富有竞争力、以股东回报为导向且有效管理的现代企业。王建宙、王晓初、田溯宁、佟佶禄……成为全球电信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的每一次企业行为,都牵动着国际通信制造业、运营业的视线。
事实上,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1997年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筹集资金42亿美元,就开始了外资介入中国基础电信的第一步。此后,这种全球基础电信领域流行的投资模式再次拓展。
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基础电信运营商继续多渠道融资,重组后的中国电信于2002年在纽约和香港上市。此后,中国移动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核心业务也实现了全面上市。
“上市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但上市带给运营商观念和机制的变化却是长久的、根本的。如果说,上市前企业只是简单追求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上市后它们追求的则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说。
为得到资本市场认可,运营商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减低成本提高利润。据中国网通综合处负责人介绍,2003年仅在集中采购设备一项上,中国网通就节省1亿元资金。
此外,英国电信与网通合作、法国电信与中国电信共同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等一系列行为使电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技术交流、研发合作让中外电信企业在融合中竞争、在互通中成长。在外资钟情的增值电信业务领域,韩国SK与中国联通合资的联通时科是中国首家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合资企业,此外还有中信21世纪旗下的鸿联九五,目前十余家企业尚在申请中。
“电信业务市场开放将成为我国电信业的重要发展动力。”在加入世贸组织之时就作此预言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说,“电信市场开放促进我国电信行业体制改革,使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逐步形成,加速了电信企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使百姓得到实惠。”
市场的开放,也使保障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相关法律不断跟进和完善。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成为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主要法律依据。加上之后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基础法律法规基本完备。此后,根据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6个附件、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6个附件的,还向香港、澳门的服务提供者开放了5项增值业务。备受关注的《电信法》也有望于2005年出台。
加入世贸组织3年,中国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电信市场,平静演绎着对外开放的故事,也在坦然迎接全球竞争中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