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改革报告出台以来,安理会扩大问题成了最大的悬念。谁能进安理会,已不单单是简单的数量变化,而是权力结构的改变。一场争夺大国地位的斗争在联合国内外悄然升温。本报特邀驻联合国特派记者邹德浩、驻日本特派记者孙东民、驻巴西特派记者张川杜、驻印度特派记者钱峰、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陈一鸣、驻韩国特约记者沈林,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安理会到底怎么扩大?
邹德浩:明年谁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首先,五大常任理事国得反复磋商,达成基本共识。德国、印度、巴西和日本四国各有各的盟友和“后台”,各有各的障碍和阻力,谁都不敢说自己有把握拿下所有的票数。
青木:将来,安理会的成员从现在的15个席位扩大为24个席位,估计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会各占6席。不管怎样,德国和日本始终是发达国家中最有希望胜出的国家。
孙东民:联合国改革报告出台以来,最积极的国家要数日本、德国、印度、巴西4国。日本媒体认为,无论哪个方案胜出,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几乎已成定局,胜券在握。
张川杜:巴西国际问题专家席尔瓦指出,联合国改革方案尽管有多套,但巴西、日本、印度和德国4国为候选国是板上钉钉的事。目前,改革报告中的第一套方案还是符合实际的,即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亚洲2席、非洲2席、欧洲一席和美洲一席,另增加3个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国。按照这一方案,美洲一席将由巴西担任,欧洲是德国,亚洲是日本和印度,非洲现有埃及、尼日利亚和南非竞争,国际社会不应对其干预,应由非洲国家内部通过协商推选产生。按常理,埃及与南非当选的可能性较大。
二、四国各自的底线是什么?
邹德浩:联合国各成员国都明白,德印日巴四国口头表态很强硬,“只想当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但它们各自的底线,还都是先当上常任理事国再说,只要先“取得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日后总有慢慢熬成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那一天。
孙东民:日本的最终目标是当上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与五大常任理事国平起平坐。但政府人士私下也透露,由于有许多国家反对,要改变没有否决权的方案“并非易事”。担任联合国高级名人小组成员的绪方贞子表示,如果坚持得到否决权,将使联合国改革泡汤,建议日本面对现实,“不拘泥”于是否有否决权。
钱峰:在否决权问题上,印度坚持认为,如果安理会改革仅是增加新的“半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种改革只能维持安理会的现有框架,不会提高联合国的代表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将会使安理会现存结构缺陷问题更加严重。一些印度专家学者甚至认为,报告人为地把安理会划分成两大“不平等”的集团,是对印度等其他候选国的“歧视”。
印度外长2日表示,印度将无法接受不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当地有媒体报道,俄总统普京访印期间,曾劝说印度领导人要面对现实,增加灵活性。言下之意,哪怕没有否决权,也要争取当上常任理事国。
张川杜:巴西认为,要进行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不论何种方案,南美总得有一个代表,而这个席位“非巴西莫属”。对进入安理会,巴西一开始也是“雄心勃勃”,认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所当然与现在的中美法英俄5国一样,拥有否决权。但巴西也坦然面对现有的改革方案,即新的常任理事国不拥有否决权。巴西外长认为,如果联合国多数国家赞同这一改革方案,巴西也是可以接受的。巴西媒体指出,如果有太多的国家享有否决权,这个机构一定不会有高效率,今天你否决,明天他否决,结果一事无成。从道理上说,一个俱乐部,先进入的肯定会权力多一些,大一些,后进入的国家不拥有否决权,也是很自然的事。
青木:德国百姓普遍表示,安理会大规模改革,可能继续推迟,那么为什么不确保自己的地位获得小幅提升呢?在安理会呆5年总比呆两年好。
三、四国的联盟关系能够维持多久?
张川杜:巴西报纸报道说,巴西正与日本、德国、印度联合,再拉上一个非洲国家,结成5国联盟,与现有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抗衡,以争取成为享有同样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这5个国家将共进退,不会形成竞争。
钱峰:不少印度分析人士私下认为,由于地理原因,印度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乃是日本。但印度认为,印度既有俄法英三国的支持,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也比对日本积极。而且,印度凭借人口全球第二、国土面积世界第七的“大块头”,以及长期以来对第三世界的不俗影响力,加上目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有三个美欧发达国家,印度的加入不仅符合地域平衡原则,也可提高发展中国家今后在联合国的地位,让安理会更具代表性。更为重要的是,自联合国成立至今,印度一直是联合国“蓝盔”维和部队主力军。许多舆论强调,将长期为国际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印度排除在常任理事国之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青木:德国《时代周报》认为,德国同巴西、印度、日本一起行动。但这四个国家各有自己的地域性,不会变成竞争对手。
邹德浩:此间有分析认为,在意见难统一的前提下,印度反而有可能脱颖而出,首先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虽然支持日本,不过一旦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腰板硬了,可能就不听美国的了。而日本与其他三国的联盟,也很有可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瞬间土崩瓦解,从盟友变成竞争的对手。
四、四国各自的阻力是什么?
邹德浩:有分析认为,日本这种故意忘掉历史的立场和否认历史的态度,恰恰是日本屡次想当安理会成员国又屡次失败的原因。日本如果被挡在安理会大门之外,完全在于日本自己。
孙东民:日本常把“缴纳会费多,国际贡献大”挂在嘴边。有舆论反驳说,联合国不是股份公司,不能按出钱多少决定发言权。对日本来说,阻力既来自一些亚洲国家,还面临与印度的竞争。目前,与四国相对抗的意大利、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全力在做中小国家的工作。
沈林:在日本问题上,韩国的立场被各方重视。近年来,韩日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两国领导人同意超越历史问题,不再将历史问题包括在政府议题之中,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但曾遭受过几十年日本殖民统治的韩国百姓,要完全忘记那段辛酸的历史绝非易事,这自然也会反映到对日本进入安理会问题上。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提出:“对于寻求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的国家,应当具有最重要的资质之一,就是看它是否得到邻国的支持和信任,以及它是否有致力于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愿望和领导能力。”
韩国学术界和媒体对日本的企图也保持警惕。韩国最大的报纸《朝鲜日报》在社论中强调,衡量日本能否成为常任理事国,不能以金钱而应以道德为标准,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存在“道德障碍”。
张川杜:据巴西专家分析,巴西尽管受到阿根廷和墨西哥的挑战,但得到英法俄的强有力支持,中国也是坚定支持者,因此,巴西受到的阻力最小,当选的希望最大。
陈一鸣:印巴关系近年来有所缓和,但巴基斯坦仍对印度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予以反对。巴外交部发言人在联合国大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认为,不应该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我们的理由是,不应该出现新的权力或特权中心。”舆论认为,作为南亚地区的一对冤家对头,印巴在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仍处于相互试探的阶段,两国还不大可能彻底消除心中的芥蒂。
青木:德国跨入安理会门槛有三大障碍:一是美国的态度。二是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明确表示不赞成。三是国际社会难以就新常任理事国成员名单达成一致。
五、这些国家的院外活动激烈到什么程度?
青木:目前,德国外交官正利用明年9月之前的这段时间进行积极游说,争取赢得2/3的支持票。德国外长菲舍尔多次强调:“尽管今年我们还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我们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已经大大加强了。”
孙东民:日本当前目标是争取在明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公布改革建议时,日本的愿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反映”。日本一方面表示要与德国、印度、巴西保持步调一致,尽快就应对方案进行磋商,分工行动;同时将全力做相关方面的工作,町村外相强调“将展开活跃的外交活动”。
钱峰:印度也清楚,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得到2/3多数票,还需要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赞同,在日本“金元外交”铺路的情况下,印度并非“胜券在握”。▲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