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地区发展规划》昨首次正式亮相
新快报记者 廖颖谊 陈红艳 实习生 李通讯员 穗仁宣
未来的南沙将是一个人口比现在翻一番、最适宜居住且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昨日,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陈明德,向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首次正式勾勒了未来南沙发展的美好前景。
定位:空间南拓与产业南拓的核心
根据有关部门编制的《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南沙地区的总体定位为广州城市空间南拓与产业南拓的核心。将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最适宜创业发展的产业基地,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在产业发展方面,拟将南沙发展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沙地区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左右,南沙开发区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60万左右。南沙地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3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用地的46%;开发区建设用地约288平方公里。布局:“一个中心+四大产业组团”
南沙规划控制区功能呈“一个中心+四大产业组团”的布局模式,一个中心即南沙地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南沙岛现有较好的综合服务设施,整合焦门河沿岸地区、灵山南部地区、横沥东部地区和珠江农场及万顷沙第六涌以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南沙地区综合服务中心组团,满足南沙开发建设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需求。
四大产业组团即龙穴岛依托广州港区形成的现代物流业组团、在万顷沙依托龙穴岛形成的临港产业组团、呈南北分布的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和机械装备工业组团。
管理: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模式
此外,在交通方面和生态建设方面,南沙将建设一系列的内外交通设施,还将建设“三横三纵”的结构性生态廊道。
在近期建设方面,将采用基础设施先行的策略,适度超前地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现代化大都市标准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城市环境保护设施体系。另一方面,南沙地区将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新型管理模式。
交通规划:铁路直接新京广快线
地铁四号线也将连接规划中的南沙国际客运港
南沙的交通规划主要分为内部道路交通和外部道路交通两部分,整个干道路网系统由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构成,总体上呈以龙穴岛港区为中心的环形放射路网格局。其中,为满足南沙地区内港口、工业区运输的需要,规划疏港铁路。该规划线路北接规划的新京广铁路快线,并在港区预留远期跨珠江口向东接广深铁路的通道。线路经万顷沙编组站后,预留衔接未来的广珠铁路线通道。
此外,地铁四号线从大学城到广州新城与地铁三号线交会后,再延伸至南沙。线路经黄阁、沿南沙进港大道到规划南沙国际客运港。
既通广州市区也通东莞市桥
整个南沙地区对外交通主要包括过境交通与进出地区交通两部分。对外交通南北向有西部快速干线、南部快速干线、东部快速干线、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北段和南沙大道等高快速路以及地铁四号线、疏港铁路,东西向有珠江三角洲南环线(高速路)、黄沙快速路、京珠———虎门高速路、万龙快速路和新龙快速路等高快速路以及市桥———东莞的城际轨道线、疏港铁路(东西线)等,加上南沙国际客运港和广州港南沙港区,使南沙地区成为连接南北、横贯东西的珠江三角洲交通枢纽。
六个分区形成六大道路系统
南沙地区的内部交通规划首先针对南沙岛分区、黄阁分区、龙穴岛分区、万顷沙分区、珠江分区、横沥分区等六个分区,分别形成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分区道路系统,如南沙岛环路系统,黄阁网状系统,龙穴岛鱼骨系统等。此外还将通过凤凰大道、麒麟大道、灵新大道、进港大道、亭角大桥、凫洲大桥、龙珠大桥和南珠大桥等将上述六个分区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
4大通道强化港区集疏运功能
龙穴岛港区对外集疏运系统以能满足远期至少800万标准箱(TEU)与800万吨其他货物的集疏运需要为考虑,规划4条对外通道,每条道路至少双向6车道。道路的分布及衔接是西向3条、北向1条。分别是:
新龙快线:港区中南部,连接龙穴岛与南部快速干线,实现北、西北、西向疏港。其中,南部快速干线作为西向疏港的主要集散性道路,北接环城高速东沙立交、内环西南放射线。
万龙快线:港区北部,连接龙穴岛与南部快速干线,实现北、西北、西向疏港,规划向西打通至江中高速公路,连通中山、珠海的规划路,实现西,西南向疏港,强化西部幅射。
龙珠大道:港区中部,连接龙穴岛和南部快速干线,新港区景观性、生活性进港大道,形成正对龙穴岛的开敞景观通廊。
凫洲大桥:港区北部,连接龙穴岛和南沙岛,远期逐渐弱化为南沙与新港区生活性联系通道。
生态规划:“三横三纵”生态廊贯穿南沙
临港工业必须采用环保工艺实施“清洁生产”
在南沙地区内各功能组团间,规划建设“三横三纵”生态隔离廊道,尤其是各工业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区之间的生态廊道。同时,对临港工业要求采用环保工艺和技术,实施清洁生产策略,严格控制沿海近岸的工业污染。
“三横”即为三条东西向的生态廊道。北部廊道位于南沙北部,沿沙湾水道南侧,与规划的广州新城之间形成隔离,有效控制两大城市组团的连片发展;中部廊道以位于黄阁工业园和地区综合服务区之间的小虎沥为主体,向西与灵山镇、大岗镇的大片农田相连;南部廊道位于龙穴岛物流中心和南沙岛之间,沿凫洲水道及向西连通洪奇沥水道的规划水道两侧,由道路、铁路防护绿化带和西部农田构成。
“三纵”指三条南北走向的生态廊道。西部廊道由洪奇沥和万顷沙西部的大片农田构成,该廊道是广州南北向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廊道以蕉门水道为主体,结合沿岸滨水绿化,至北部连绵大片农田形成,该廊道可有效保护南沙的中心河道———蕉门水道;东部廊道由狮子洋及其西岸滨江绿化带构成,这条廊道还是整个广州市域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的门户地区。
同时,南沙将严格控制沿海的开发建设,确保广州与南部海洋相依存的可持续生态特征。对水域及滨水地区也将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建成区内的生态环境的重建,保持整个南沙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新南沙三大功能区
按照《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南沙分为“大—榄—东”组团、“中心”组团、“万—龙”组团三大组团,分别规划建设成生态建设协调区、产业—生活综合服务区、临港综合产业区。定位细致的三大组团有望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新南沙”。
“大—榄—东”组团位于南沙西北部,包括东涌、鱼窝头、大岗、榄核等地。该地区拥有大片良田耕地,是广州市“山、城、田、海”生态结构中“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将依托现状,将建设集中的地区发展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其余地区规划为生态农业综合区,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渔业和以此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
“中心”组团处于南沙地区的中心,包括黄阁、南沙岛横沥等地。由黄阁北工业园区、小虎岛和沙仔岛三部分构成位于组团北部的产业功能区,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产业为龙头,发展成为包括重型机械制造、石化储运、高新科技等综合产业区;以黄阁老镇区和南沙岛金洲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成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区。
“万—龙”组团在南沙南部,包括万倾沙、珠江农场部分地区、龙穴岛等地。该地区将以建设龙穴岛深水港为依托,主要发展以石化、造船、钢铁、装备工业为主体的临港工业,以及以港口、运输、仓储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该组团将以钢铁基地、石化基地、造船基地为基础,使之发展成为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现代化临港大工业基地和国际化大物流中心。
小资料:南沙地区现状
户籍人口约34万人,估计外来人口20余万。现状人口均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比例约为5∶1。
与番禺北部地区相比,南沙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农业经济相对较发达。南沙地区各镇(区)现状工业发展不均衡,大量企业一直以来都以镇、村为发展主体,规模大小不均。
目前南沙地区交通体系很不完善。现在对外交通主要靠近年来修建的华南路~迎宾路~南沙大道、广深高速公路~虎门大桥~京珠高速公路南段两个走廊。
转自搜狐